高速公路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docx
《高速公路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高速公路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1成孔质量控制技术措施1、检查钻进设备,准确选择合理的钻进工艺。2、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定时提钻检查钻具状况。3、保持并及时调整泥浆性能,保证成孔护壁需要。4、钻孔过程中,护筒内泥浆面要保持一定的水头压力。2不良地质条件下钻孔施工的技术措施1、对于在表层高压缩性淤泥质亚粘土中钻进成孔,为防止出现缩径现象,须严格控制泥浆性能,适当提高泥浆粘度及比重,降低泥浆失水量;同时,在钻进过程中控制进尺速度,注意多扫孔。2、由于强风化砾岩以散体状为主,该岩体松散,且强度低,在此段钻进时可能出现地层漏浆、掉块、孔壁坍塌等现象,须采取以下几点措施:3、采用PAM低固相不分散泥浆,由于这
2、种泥浆比重低,含有高分子聚合物在孔壁上形成薄而坚韧的泥皮,可以起到防塌防掉块的作用,同时,对细小的渗透性的裂隙有良好的堵漏效果。4、一旦发生泥浆漏失,首先要及时补充泥浆,并加化学处理剂,提高泥浆性能指标。另外,向孔内回填粘土球(在粘土球中加入纤维物质),利用钻头挤密压实封堵渗漏通道,减缓及降低泥浆漏失量。如还不能有效控制泥浆漏失,则可用水泥配制水泥泥浆进行堵漏处理。每方泥浆中加入500100Okg普通水泥(水泥加入量愈多,凝固时间愈短),制成水泥泥浆,利用泥浆泵通过钻杆注入孔底,水泥浆注入量一般为漏失孔段体积的121.5倍,待到水泥浆注入终凝后,恢复钻进。3水下混凝土浇注的施工技术措施1、首批
3、混凝土灌注时,导管下口距离孔底控制在3040cm,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少于8m3o2、每车混凝土均应检测坍落度,和易性不良的混凝土不得使用。3、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2m或大于6m。4、混凝土终浇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0.51.0m.5、为确保已成桩的质量,在混凝土浇注后24h内相邻孔不得开钻。6、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进水时,应将已灌注的混凝土吸出,改正操作方法,重新进行灌注。4确保塔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模板加工及拼装精度,且保持模板在整个塔柱施工中光洁、平整,模板安装牢靠且与塔柱设计尺寸的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2、选择同一处料场,塔柱混凝土配合比
4、一致,确保混凝土表面色泽一致。3、混凝土振捣应密实,防止漏振、欠振而产生的不良现象。4、高温和低温季节,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和防护。防止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和收缩裂缝。5、控制拆模时间,防止因混凝土未达到强度拆模,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损伤。6、防止混凝土浇筑、压浆及养护时对已浇混凝土表面的污染,若被污染时及时有用清水冲洗,同时对易被污染的部位进行保护。7、应尽量减小塔柱的施工缝。8、塔柱表面尽量少设施工预埋件。受力小的预埋件采用预埋螺栓,受力大的预埋件均埋入混凝土内,并离表面3cm左右,施工过程中预埋件表面涂刷环氧树脂以防锈蚀,待施工完成后,表面焊接金属网,再用混凝土抹面。5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
5、工技术措施1 .原则主墩承台均为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因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升导致内表温差过大而造成温度裂缝,必须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温控技术,确保不产生有害裂缝。2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预防2.1 温度控制标准根据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并结合其结构型式、边界条件、浇筑工艺、浇筑季节等各种因素,制定温控标准,其内容包括:(1)确定混凝土的入仓温度;(2)确定混凝土的最大内、表温差;(3)确定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温升峰值;(4)确定混凝土降温时的最大降温速率。2. 2温度控制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降低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利用“双掺”技术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工程 主要 施工 技术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