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docx
《通用航空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航空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通用航空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近两年来,低空经济受益于持续的政策利好刺激,成为政企产业投资的热点领域。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未来将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形成多样化的产业模式。这里重点分析一下通航产业模式,从通航产业链看包括通航机场建设、通航运营服务、通用航空制造三个方面,通航机场建设是通航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从主体功能看可以将“通航机场+分为四种类型:通航+运营、通航+制造、通航+旅游、通航+物流,通航小镇属于多种功能的综合体。通航+运营通航+物流1、通航+运营的发展模式通航+运营是通航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航运营服务,主要包括通航FBO服务、通航维修(MRo)
2、和通航培训;二是应急救援和通航作业,主要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应急救援产业,通航在农、林、牧、渔领域作业服务,通航在工业、能源、交通、遥感等领域作业服务;三是通航商务和私人飞行,主要包括通航商务和短途运输、通航销售和租赁服务、通航摄影和创意相关服务业。通航FBO服务是通航机场运营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公务机和私人飞机的增多,FBO业务也出现了改善的苗头,通航企业开始进入FBO环节,如金鹿公务与深圳、海口、三亚、杭州、西安、南宁、长沙等机场展开了合作。通航机型多样,通航维修具有其独特性,第三方通航维修需求空间潜力较大。国内通航维修站尚属空白,国外制造商谋求维修服务本土化,拥有通航资源的本土企业面临
3、良好合作先机。与美国通航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飞行员缺口数量较大,未来通航培训发展潜力巨大。从目前的通航作业时间来看,通航执照培训占比超在70%左右,存在较大的现实产业市场。通航机场经营业务类型多样,美国大部分通航机场根据机场设施的可经营性进行业务拓展,实现机场经营业务多元化,除私人飞行外,公务飞行、教学飞行业务发展优势显著,空中出租与旅游/观光发展也较为普通。从目前我国通航航空公司类型来看,仍以航空作业类为主,通航商务和私人飞行还有赖于通航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从近中期市场看,我国在应急救援、通航农业、通航能源、通航遥感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通航+制造的发展模式通航制造业不同于大飞机制造,通
4、航飞机生产制造较为分散,但各个通航制造商都具有核心技术,涉足多个飞机制造领域。我国通航制造尚处于起步培育阶段,整机制造规模尚小,但目前市场较为集中,初步形成中航工业为首的发展格局。通航+制造即通航机场+生产区模式,主要是打造通航垂直整合产业发展模式,向上延伸产业链,构筑通航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营产业链。生产区主要发展包括飞机的研发、总体设计、零部件加工、发动机与机载设备研发生产、飞机总装及交付试飞。这种模式肯定适用于航空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如西安、重庆等地方,通过延伸产业链,利用自身优势来引领通航发展。由于通航飞机生产制造较为分散,核心技术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很多有机电产业基础的地方也可以布局通
5、航飞机总装项目。比如广西防城港市引进俄罗斯小型直升机、旋翼机、水上飞机等技术,布局推进通用机场、中俄通用航空器制造厂、中俄通用航空研发中心等项目。3、通航+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航与旅游有着天然的相关性,空中观光、空中摄影、低空运动等本身就是休闲旅游的内容,同时通航提高了海岛、山地、湖泊等景区的可达性,可以作为特定旅游线路的出发地和集散地。通航+旅游是指打造以旅游为核心的通航旅游基地,主要包括通航旅游服务港和通航运动体验基地。通航旅游服务港。为出发地机场到周边具有开发潜力的海岛、湖泊和景区提供专享的通航交通服务,改善其交通可达性。开辟“1+N”多条航线,建立通航旅游020平台,将上游旅游服务商和下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航空 产业 主要 发展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