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充电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docx
《新能源汽车产业充电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充电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产业充电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全球汽车发展的重大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说电动化,这种观点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035年)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18%,2030年将达到30%。换言之,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在2025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1600万辆和5200万辆,每辆车年用电量约5000千瓦时,电力行业届时至少能达到800亿千瓦时和2600亿千瓦时的新增年用电量。未来将燃油车3亿辆替换为电动汽车,上述规模的储能资源参与电网有序充电,消纳电网谷电,不仅对微电网效果明显,对大电网也会带来明显的效果。2008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许
2、多政策,并配套财政补贴支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然而面对充电难这一“拦路虎”,解决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其核心问题是电力产业需要采用市场化手段管理的用户侧用电交易环节,迟迟无法全面步入市场化机制,同时还缺少新的技术支撑。本文提出“共享数智电源系统”这一工具,从方法论出发,经过近5年的实践,打通电力交易的零售环节,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可实现远程、全面、自动监控,满足精细化智慧用电管理需要,致力于扫除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难这一“拦路虎”。1、传统充电手段存在诸多不便和弊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近15年遇到的最大“拦路虎”是能量补充难题。传统充电思路,沿袭加油站的思维方式,违背了电池载体的物理属性,方
3、法失误造成问题越陷越深。方法错位导致事倍功半。对比传统充电,采用充电桩和换电方法,从市场竞争焦点“方便性和排队等候时间”对比如下:传统方法一是快充:涉及场站用地、电力设施、充电桩设备,投资大,效果不好,充电排队平均等候半小时以上。传统方法二是换电:涉及场站用地、电力设施、电池数量,换电3分钟,排队等候半小时,设施资源数量少,建设投入特别大。传统方法三是私家交流桩慢充:车厂免费送桩,但物业不让装,供电部门和消防不配合;私家桩不能给别人充电;很方便,无需等待,但解决问题程度不够理想。创新方法是采用“共享数智电源”:适合在任何地点、任何小区安装,夜间充电,削峰填谷,V2G;有序充电,不存在排队等待的
4、顾虑,路灯电杆也能够执行。由于传统充电桩的属性和思维方法的约束,带来如下不便:不让用。电动汽车生产厂商配送私家桩,只允许一台车充电,使用率低。保有量再大,也不能消除“充电担忧”。不能用。早期生产充电桩企业目标是拿到国家补贴,完成数量指标,在获得补贴资金后,没有继续保障设备正常工作,变成“僵尸桩”。不够用。早期充电桩安装位置选择不合理,车主找到充电桩也要排队,等候充电十分不便。经常排队充电。不好用。多家充电桩企业各自建立平台,各自开发App,造成车主付费环节不便,初次使用需验证码、押金、下载安装十分繁琐,每个车主需要安装许多不常用的充电App,个人隐私被滥用。更严重的问题是互联互通性差、能源大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能源 汽车产业 充电 问题 分析 解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