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多向模锻工艺及设备的发展现状.docx
《国内外多向模锻工艺及设备的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多向模锻工艺及设备的发展现状.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国内外多向模锻工艺及设备的发展现状多向模锻工艺优点分析多向模锻在精化锻件、节约材料、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将模锻扩大应用到难成形材料的成形等方面具有许多优点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国和原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发展并推广应用多向模锻技术。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多向模锻设备和工艺技术的,但发展相当缓慢,工程应用则更少。多向模锻是在多向模锻液压机上进行分模模锻的一种精密锻造技术,其变形原理实质上是复合了挤压与模锻,且以挤压变形为主。与普通模锻及分模模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可成形内有多向空腔、外有凸凹变化的复杂模锻件。内有空腔、无飞边,锻件形状和
2、尺寸精度高,多数情况下可一火次完成锻造成形,可实现部分表面的少无切削加工,材料利用率高,切削加工量小,后续加工台时少、制造周期短。锻件内在质量高。金属材料处在高静液应力、大等效应变条件下成形,组织致密、材料缺陷易于弥合。锻件的流线分布合理,有助于提高其力学性能。从大量多向模锻件的低倍组织检验结果看出,多向模锻件的金属流线沿锻件轮廓分布流畅,有利于锻件力学性能的提高。此外,因多向模锻不产生飞边,也没有因为切边而产生流线末端外露的问题,这对提高零件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尤为重要。坯料形状简单,制坯成本低廉。火次少,通常为单模腔、一火成形,能耗低,模具投入少,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将模锻工艺的应用范围
3、扩大到温度较窄、塑性较低的材料。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对降低锻件成本有利。传统的模锻方法消耗在飞边上的金属有的可达到锻件质量的15%30%。阀体改用多向分模模锻之后,不仅能大大降低飞边的金属消耗,还可锻出无模锻斜度或斜度很小(13。)的深孔件,公差和余量可减少1/31/2,余料可大大减少或消除,并能锻制其他难以成形的复杂形状的精密锻件,大大提高了金属材料的利用率。由于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和锻件尺寸的精确化,切削加工量可减少40%60%,从而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多向模锻可以获得无飞边、无模锻斜度(或有局部小斜度)、带有多个枝丫、凸台和孔腔的复杂形状锻件,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将其归属于热锻精密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外 多向 锻工 设备 发展 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