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港口区域的三种发展模式.docx
《内河港口区域的三种发展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河港口区域的三种发展模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内河港口区域的三种发展模式以“打造中国新型产业智库”为目标,上海东滩智库为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地产企业的产业发展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18年以来,东滩智库在产业规划、园区规划、片区开发、产业地产、大健康产业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案例积累和实战经验。依托大型海港建设临港产业新城,是前些年城市片区开发的一种重要模式。随着内河港口建设和功能产业集聚,依托内河港口打造新的产业功能区成为一个趋势。从内河港区发展看,基于临港交通和物流优势,可以构建仓储运输、加工贸易、临港工业、大宗交易、商贸服务等多种类型的产业体系,结合主导功能的不同相应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1、港口物流枢纽模式以港口物流功能为主,内河港区
2、可以建设成为综合性物流枢纽。一方面,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建设大型仓库和堆场,存储粮食、建材、钢材等大宗商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大宗商品流通加工和配送。另一方面,开展多式联运,将内河航运与公路、铁路运输结合,如公转水、铁转水等联运模式,使货物在内河港区实现高效转运,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入驻,形成物流产业集群。案例链接:济宁梁山港区梁山港是中国北方内陆地区的重要港口物流枢纽,依托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在梁山交汇的独特优势,加强港口物流相关产业培育,实现了港口、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现代物流、煤炭深加工、家具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聚。2023年梁山港区获得全国首个内河港“双碳证书”
3、,获批省级“梁山港航物流特色小镇”O发展前港后厂的物流模式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以京杭铁路铁水多式联运为特色,打造占地12000亩的临港产业物流园,按照“前港-中产-后园”的模式,发展煤炭、钢铁等加工物流产业。以钢铁来说,包钢、河北钢铁的钢材通过瓦日铁路直接运到梁山港,加工的钢板配送到本地专用汽车企业,还可以通过京杭运河向南方运输。2、协同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梁山港区与梁山县政府合作成立港航经济发展指挥部,共建临港园区,推进港口与腹地联系,为服务汽车产业发展,打造400亩钢铁物流加工基地,成为国家物流业制造业融合案例。由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等加快构建起航道、瓦日铁路连接专线等在内的公铁水多式联运设施,吸引
4、物流企业集聚。3、打造绿色智能的港口系统打造梁山港区智慧港航运营平台,整合车、船、货物、上下游客户等资源,实现港口生产管控自动化、物流服务智能化。打造万吨列车智能卸车机房,为运输企业提供高效装卸服务。打造光伏发电系统和绿色景观系统,在封闭式储煤棚实现节能降碳。2、临港工业带动模式依托内河港区的水运和土地优势,可以布局大量的临港工业。除了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金属加工等资源加工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也是港口区域布局的新兴产业方向。像一些内河港区附近建有汽车制造工厂,通过内河航道运输汽车零部件,组装后再将成品汽车运往各地销售。依托内河港发展再制造也是一个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河 港口 区域 发展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