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docx
《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农机装备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核心支撑与物质保障,采取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推进装置智能化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基于此,该文简要分析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现状,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图像识别、自动控制及虚拟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提出应用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人工智能;农机装备;智能化应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之一,其竞争力与生产力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伴随科技发展,人们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用于农机装备中,建设“智慧农业”,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机装置的智能预警、智能环境感
2、知、智能分析,为农业提供可视化管理、精准化种植与智能化决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现状中国自改革开放起对现代化农业建设极为重视,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发展农业经济的目标,通过党与国家的领导,社会民众参与,成功从农业1.0走到农业3.0,正向农业4.O发展,逐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减少农业成本。农业4.O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农业管理、生产全面升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德国农业部农业4.0:数字化农业的未来白皮书,通过农业与技术的结合,实现农业智能、高效发展1。中国农机装备智能化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发了联合收割机与智能拖拉机等装置,采取遥感
3、技术、传感器技术进行自动监控。21世纪后,加大智能装备研发力度,开发自动化植保机、智能拖拉机、无人机等,农机装置迅速发展。技术方面,有智能拖拉机电控技术、农机装备导航技术、植保机图像识别技术等;产品方面,有全自动播种机、智能化收获机等多种类型。未来农机装备将持续发展,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现代化农业提供支持。2、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关键技术1.1 图像识别技术农机装备智能化中,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利用相机传感器采集田地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分析处理,采取智能算法提取特征图像信息,包括形状、纹理、颜色等,根据特征信息对农机方向、位置进行判断,不受信号干扰、整体成本低、识别能力强2。农机装备
4、操作中,多采取K210开发板作为处理系统,以低功耗执行卷积神经网络,针对设计边缘推理场景,内置64位双核400MHz的RISC-V处理器,迅速捕捉移动物体,了解目标坐标、大小及种类信息,完成图像识别任务。1.2 自动控制技术农机装置自动化控制中,主要是将传感器放置在田间,根据农作物类型,采集外界环境光照、温湿度、土壤肥沃度等参数,利用总线或接口传输数据至LED显示屏,实现系统监控,把控作物生长情况。而系统则自能控制技术,通过系统分析,对施肥装置、空调装置、光改装置自动化控制,改善环境条件,保证农作物拥有良好环境。此外,农作物种植、收获中,也可采取自动控制技术,对翻土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装置进行
5、控制,通过精密分析,明确最佳劳作环境、播种条件等,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推动农机操作可控化、数据化3。例如,德惠市岔路口镇2019年10月建设300亩数字农田,插秧使用被动导航无人驾驶技术,夏季无人机质保,秋季水稻无人驾驶收割,全镇6个村4500公顷稻田,每公顷收获89t,在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水稻产量上有明显的作用。2. 3虚拟技术虚拟技术能够让人们在虚拟环境下体验真实场景,利用虚拟界面实现物理设备互动,为农民借助平台控制机械提供可能,具有实时监控、模拟仿真、操作留痕的优点。农机装置中,应用虚拟技术可根据现有生长条件、灌溉施肥参数等,模拟未来作物长势,预判作业时间,减少装备出错率,按照农作物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智能 农机 装备 智能化 中的 应用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