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docx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用血审核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及山东省医院输血科基本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2 .临床医师和输血科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详见附件),正确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3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它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4 .输血前必须执行双标本制度,1份用于血型鉴定,1份用于备血。2份标本不能同时抽取,应于患者入院常规抽取血型鉴定标本,输血前抽取备血标本,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输血前
2、或手术备血时,经治医师应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5 .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为入院常规。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6 .备血申请:6.1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取得输血处方权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6.2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6.3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的160
3、0毫升,需填写大剂量输血申请单,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输血科后经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急诊或抢救用血超过1600毫升,事后需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7 .决定输血治疗前,必须完成输血前相关检测。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或无家属签字的危重抢救患者紧急情况下需要用血时,必须由值班医生向医务部或总值班说明情况,经医务部或总值班签字后方可备血输血,家属到达医院后再补充签字。8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
4、对患者科室、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袋号、血液种类、剂量、血型、交叉配血结果、有效期以及血袋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发出。9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医嘱、发血单、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有效期、查血液质量、查血袋及标签是否完好,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门急诊一卡通号、血袋号、血液种类、剂量、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等,准确无误方可输血。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发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确认患者身份,再次进行“三查八对”,输血后核对者及执行者分别在发血单上签字,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5、,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10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及时报告输血科做好相应的核对检查工作。11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废弃血袋按血袋回收销毁制度执行。附:血液成分使用标准及输血效果评价一、红细胞制剂使用标准1 .功能:具有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缓解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2 .适应证:适用于改善慢性贫血或急性失血导致
6、的缺氧症状,以及病理性红细胞成分置换,如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寄生虫感染(疟疾、巴贝西虫病等)、镰状细胞贫血等。不适用于药物治疗有效的贫血;也不应作为扩充血量、促进伤口愈合或改善人体状态的治疗手段。3 .输注指征:3.1 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由临床医师根据出血情况及止血效果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3.2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红细胞输注指征见表I0表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红细胞输注指征Hb水平(gL)建议临床表现100不推荐输注特殊情况(如心肺功能重度障碍患者)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输注80-100一般不需要输注,特殊情况可考虑输注术后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或液体
7、复苏无效的心动过速;贫血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重型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术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70-80综合评估各项因素后可考虑输注术后心血管疾病等70考虑输注重症监护等60推荐输注有症状的慢性贫血患者Hb60gL可考虑通过输血减轻症状,降低贫血相关风险无症状的慢性贫血患者宜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等。3.3制定输血策略应同时参考临床症状、Hb水平、心肺功能、组织氧供和氧耗等因素,不应将Hb水平作为输注红细胞成分的唯一指征。3.4特殊情况及说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Hb40gL,根据组织缺氧与耗氧情况、心肺代偿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是否需要输注;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Hb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审核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