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尖锐物品不乱放:文具收纳的安全原则.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尖锐物品不乱放:文具收纳的安全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尖锐物品不乱放:文具收纳的安全原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尖锐物品不乱放:文具收纳的安全原则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手部精细动作快速发展阶段,日常学习中开始频繁接触铅笔、剪刀、直尺等文具。这些工具在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同时,因尖锐特性也潜藏安全风险。此前班级曾发生过幼儿误触未归位的剪刀导致轻微划伤事件,基于此,教师在班级开展“文具安全小卫士”主题活动,着重培养幼儿正确收纳文具的习惯,强化安全意识。二、案例描述在一次美工课上,教师为幼儿分发了彩纸、剪刀和胶棒,引导孩子们制作手工贺卡。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专注创作,但当教师巡回指导时,发现角落里的阳阳没有在制作贺卡,而是拿着一把剪刀,在课桌上随意戳划,剪刀尖还不时指向周围同学。不远处的
2、小萱起身去拿彩纸时,险些被阳阳挥动的剪刀碰到。而其他幼儿的文具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部分孩子用完铅笔后随手将笔放在桌边,笔尖朝上;有的幼儿把直尺横放在过道上,经过的小朋友稍不注意就会踩到。活动结束收拾物品时,孩子们更是显得手忙脚乱,剪刀、铅笔等文具胡乱塞进抽屉,有的甚至掉落在地上无人捡起。三、案例分析从幼儿的行为表现来看,大班孩子虽已具备一定自我意识和规则意识,但受好奇心驱使,仍会因缺乏对尖锐物品危险性的深刻认知,做出危险举动,如阳阳挥动剪刀玩耍,体现出其安全意识薄弱。同时,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在文具使用后未能自觉将其收纳归位,反映出日常教育中对收纳习惯培养的不足。此外,教师在活动前虽
3、强调了安全事项,但缺乏对幼儿行为的持续监督,活动结束后也没有及时引导幼儿规范收纳文具,导致安全隐患始终存在。从教育环境角度分析,班级内缺乏清晰明确的文具收纳标识和规则,幼儿不清楚如何正确摆放文具,这也是造成文具乱放的重要原因。四、案例反思此次事件让我深刻认识到,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进行系统且细致的引导。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安全教育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情景模拟、安全小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直观感受尖锐物品乱放的危害,增强其安全意识。同时,制定详细的文具使用和收纳规则,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张贴在班级显眼位置,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危险行为。此外,还可以设立“安全监督员”岗位,鼓励幼儿互相监督,共同维护班级安全。通过家园合作,告知家长在家中也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和收纳文具,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保障幼儿的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尖锐 物品 乱放 文具 收纳 安全 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