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食糖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全).docx
《2025版《食糖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食糖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食糖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食糖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
2、“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人员在高温熬煮设备旁未佩戴防烫护目镜及隔热手套,直接接触裸露的蒸汽阀门或高温管道,导致烫伤风险。2 .清洁人员未按SoP执行ClP(在位清洗)系统操作,擅自缩短清洗时间或降低碱液浓度,导致设备残留微生物或化学污染物。3 .质量检测人员未按GB2763标准操作快速检测试剂盒,未对可疑样本进行实验室复检,导致农药残留漏检。4 .包装线操作工未执行金属检测仪灵敏度测试,忽略设备校准记录,导致金属碎屑混
3、入成品糖。5 .新入职员工未完成粉尘防爆专项培训即参与研磨工序操作,违反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巴氏杀菌机温度控制系统失效,热敏元件未定期校准,导致茶叶焦糊或杀菌不彻底,产生致癌性焦糖化物质。2 .真空干燥设备真空度不足或加热不均匀,导致糖粉水分含量超标(05%),引发微生物滋生风险。3 .糖浆输送管道存在泄漏点未及时修复,导致蔗糖液滴漏至地面,形成滑倒或火灾隐患。4 .金属检测仪灵敏度未达GB14881标准要求,未定期进行异物拦截测试,导致金属碎屑进入成品。5 .液氮储罐压力表未安装超压报警装置,液氮泄漏应急处置设备(如紧急供氧装置)缺失等。三、环境的不安
4、全因素:L厂区排水系统堵塞导致雨后积水,积水区域未设置防滑警示及围挡,存在人员滑倒或虫害孳生风险。2 .原料蔗堆场未设置防雨防尘设施,甘蔗表皮霉变率超5%,导致终产品微生物污染风险。3 .研磨车间粉尘浓度未实时监测,未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设置抑爆系统,爆炸风险等级达二级。4 .成品糖仓储库温湿度未达标(温度25。C或湿度60%),导致糖块软化结块或微生物繁殖。5 .厂区绿化带与车间距离不足10米,植被未定期修剪,吸引啮齿类动物侵入生产区域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按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4)更新管控清单,氟残留、粉尘爆炸等动态风险未纳入年度排查计划。2 .委托加工的糖制品未
5、索取供应商农残检测报告。3 .未建立液氮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操作人员未接受低温冻伤急救培训。4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未覆盖新型风险点,如包装膜塑化剂(DEHP)迁移量、氮气系统VoCS排放等。5 .设备维护、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检查记录造假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渠道畅通,公司设立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员负责初步核实并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线上报告:公司开通了微信群、邮箱、电话等线上报告渠道,并在公司醒目位置公示报告方式和流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报告。3 .匿名报告:为保护报告人隐私,公司设立了匿名举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糖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食糖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