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心得体会.docx
《底线思维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线思维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底线思维心得体会底线仅仅是底线思维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只能告诉人们底线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有着更丰富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出了底线思维的三层含义:第一,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起点在于凡事要从坏处准备。从坏处准备,首先要搞清楚有哪些坏处,这需要对一件事、一种行为所处的方位做出明确的判断,运用矛盾分析法,掌握它可能造成的坏结果。第二,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目的是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不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思维方法,从坏处准备也不是要守着底线过
2、日子。底线思维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要追求最好的结果。第三,打通最好与最坏之间的桥梁是坚守底线,做到有备无患,赢得主动权。底线思维蕴含着积极有为的态度,要求人们积极寻求合适的方法,推动目标尽快实现。运用底线思维,首在确定方位,从坏处准备。顾名思义,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抓手的思维方式。底线是一件事情、一种行为从可以接受变得不可接受、从善演变为恶的分界线。以底线为抓手就是要抓住这条分界线,筑牢防范体系,阻止最坏的情形发生,解除后顾之忧。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准备,充分估计一件事情可能引起的最坏的结果,严防死守,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最终成
3、就事业。从坏处准备,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是一种居安思危的人生态度。居安思危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晋悼公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但愿主公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魏绛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底线 思维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