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docx
《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其规范化管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扎实落实素质教育以及稳步提升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经学校审慎研讨,特针对教学常规中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课外活动、成绩考核、教科研等关键板块,制定如下管理办法。一、备课管理(一)集体备课规范1 .组织架构与活动频率:以同年级中考学科为单位组建备课组,原则上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均需详实记录。全体学科教师务必按时参与,认真履行集体备课任务。2 .备课内容要点: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教师研习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聚焦于共同剖析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精准确定教学目标,探讨
2、攻克教材重难点的策略,研究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明确学生作业安排,统一教学进度规划。(二)个人备课要求(五备)L备“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要精准把握本年级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规定与要求,还需熟知本学科其他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洞察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必须严格契合课程标准。2 .备学生:依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特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要兼顾全体学生,适度关注学优生与学困生,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与合作探究学习品质。3 .备教材:教师应树立课程意识,在独立深入钻研教材、透彻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参考教学资料,明确教材重点、
3、难点;规划学生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设计学生可能经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考量学生应体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安排课内练习与课外作业。4 .备教学方法:既精心设计教师的教学方法,又谋划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要针对重难点知识,制定有效的突破策略。5 .备教具:明确教学过程中所需使用的教具、学具(含实验器材)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确定其在相应教学环节的具体应用。(三)备课格式标准备课内容主要涵盖三大部分:教学计划、分课时教案与课件、复习安排。1.教学计划: 班组学生情况简析:综合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情况。 学生知识结构摸
4、底分析: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与评估。.全册教材认识:阐述对全册教材的整体理解,包括教材结构、知识脉络等。 本册教学目标要求:从思想教育、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按章节(或单元)罗列主要教学内容,标注教学重难点,说明教学方法、教具学具使用计划以及学困生辅导策略。 教学进度安排:按周次填写教学进度表,注明定期测试时间。 有关教学改革安排表:记录教学改革相关举措与实施计划。 学期课时分配表:规划各章节(或单元)的课时安排。 .分课时教案:课题或课次:明确本节课的课题或课次编号。授课类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等。 教学目的和要求:清晰阐述
5、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具体要求。 教学重难点:精准指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 教学准备:列举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具、学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课时数:注明本节课所需课时。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主要提问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提示,安排课内练习题,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作业设计和安排:规划课后作业内容与要求。 板书设计:呈现板书布局与内容设计。 教后反思(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与不足。3.复习安排:针对单元练习、基础训练、专项复习、期末总复习等制定详细备课计划。练习课讲评也要精心备课,突出讲评的针对性、实用性与高效性。(四)备课管理措施1 .集体备课强化:学校
6、将集体备课纳入制度化管理,深入研究集体备课方法,有序组织教师开展活动。学校领导定期参与备课组活动,督促并指导活动开展,增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升备课质量,助力教师成长,减轻教师备课负担。2 .教案必备与规范: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案是备课成果的重要体现。教师上课必须携带教案,备课宜提前一至二周进行。教案书写应规范,要依据本班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合理参考教学资料,严禁抄袭、照搬教案或使用陈旧教案。3 .教案形式多样:鼓励教案形式多元化,可采用纸质文档、电子文本,也可采用笔记本模式、活页模式等。活页教案要真正发挥灵活性优势,支持集体备课、共享教案;允许经验丰富、长期担任同课头的教师一次性编
7、写教案,经复备、修改后多次使用;允许教师对案例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复制、剪贴,或在成功案例基础上进行删改、增补,并将有用内容附于教学设计页面。4 .个性化教案倡导:鼓励教师撰写个性化、实用型教案,可根据自身个性与教学内容需求,选择“详案”“思路式教案”“简案+课本注释”“简案+课件”等形式。青年教师及新授课头教师以“详案”为主,骨干教师以“简案+课本注释”为主。担任多个课头的教师,可主课头详备,其他课头简备或采用课本注释方式。5 .备课检查机制:每学期,学校对备课情况进行三次及以上检查,先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初查,再由教导处复核。同时,适时对教师备课进行抽查,将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
8、详细记录并反馈给教师本人,教导处对全校备课检查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组织教案交流与展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综合考评。6 .备课评价改革:摒弃单一以检查教案评价教师备课的方式,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综合考量教师集体备课参与度、教案复备情况、教后反思深度以及学生评教结果等,全面评价教师备课质量。二、课堂教学管理(一)课堂教学要求1 .教学准备与纪律:教师上课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教学用具整理、教学课件调试等。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得迟到、提前下课,上课期间不得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严禁接听手机、会客等。2 .教学理念与目标:课堂教学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为指引,牢牢把握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教学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