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分录.docx
《做账实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分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账实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分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分录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什么?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减所得税的资产。在会计和税法处理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当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就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在当期多缴纳了所得税,但预计在未来期间可通过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将这部分多缴纳的税款予以转回。例如,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在会计上减少了当期利润,但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才允许在税前扣除,此时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这部分资产反映了企业在未来可获得的税收利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1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借:递
2、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 .资产负债表日调整时: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按其差额确认: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反过来,如果应有余额小于账面余额,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 .预计未来无法获得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时: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哪些情况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1 .固定资产折旧差异例如,企业会计上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下降较快。而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折旧,这样在特定
3、时间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会高于其账面价值。未来期间,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照计税基础扣除更多折旧额,从而减少应纳税额,此时就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假设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会计上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两年后账面价值为60万元。而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折旧,两年后计税基础为80万元。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80-60),如果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应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X2 .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会计上会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但税法通常规定只有在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才允许扣除减值损失。所以在计提减值准备的当期,资产账面价值
4、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比如,某企业有一批存货,账面价值为80万元,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企业计提了2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此时存货的账面价值变为60万元。而在税法上,这20万元的跌价损失目前不能扣除,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8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20万元,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应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x25%I二、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1.预提费用企业因产品质量保证等原因预提费用,在会计上增加了负债的账面价值。而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发生支出时才允许扣除。所以在预提费用的当期,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
5、产。例如,某企业根据以往经验,对销售的产品预提了100万元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会计上确认了负债。但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发生质量问题并支付费用时才能扣除。此时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应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0X25%)o三、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企业合并中的无形资产差异在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准则确认的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可能高于其计税基础。比如,会计上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税法通常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并摊销。这种情况下,若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且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需要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做账实操 递延 所得税 资产 会计 处理 分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