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docx
《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肛漏病(肛瘦)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湿热下注证:肛周有渍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胭。(二)正虚邪恋证:肛周痿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三)阴液亏虚证:段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肛周溃口流脓1.观察脓液的颜色、性质、量。2 .保持肛周皮肤
2、清洁干燥。3 .遵医嘱中药染洗。4 .遵医嘱中药外敷。(二)肛周疼痛1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2 .协助患者变换舒适体位。3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大肠俞、天枢等穴。4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交感、神门、皮质下、三焦等穴。5 .遵医嘱中药柬洗。6 .遵医嘱物理治疗。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疔1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 .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 .中药惠洗(详见附录2)。2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3 .耳穴贴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肛漏病 肛瘘 中医 护理 方案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第8章Struts和MVC设计模式.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