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肺通气技术管理规范.docx
《单肺通气技术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肺通气技术管理规范.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单肺通气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单肺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单肺通气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的单肺通气技术,亦称为肺隔离技术,是指采取特殊的气管插管技术和特殊的导管,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腔气管导管加支气管阻塞器和单腔支气管导管等,使患侧肺或部分肺叶萎陷以利实施治疗措施/手术操作而仅用一侧肺或部分肺保持通气满足机体供氧需要的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必须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麻醉科、胸外
2、科、重症医学科及呼吸内科等诊疗科目。(三)开展麻醉诊疗工作10年以上,每年完成手术麻醉达2000例次,其中全身麻醉500例次以上;开展重症医学诊疗工作至少4年,床位数不少于10张,技术水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水平。每年完成开胸手术麻醉不少于100例次。每年开展单肺通气技术不少于20例次。(四)医院设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健全、审查规范。(五)具备该项技术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1、具备符合要求的无菌手术室、麻醉准备室、麻醉后恢复室。重症医学科达到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2、具备实施单肺通气技术的基本设备:支气管插管设备、全能麻醉
3、机或呼吸机、监护仪(监测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无创及有创血压、呼气末Co2等)及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等。3、有进行心、肺、脑复苏抢救的场所、呼吸机、氧气通道、除颤仪、吸引器等急救设备及药品。4、具备完善的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系统。(六)医疗机构至少有2名具备单肺通气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七)在重症医学科开展单肺通气技术,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具备有处理重症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分析和纤维支气管镜等诊疗、监测设备。2、近3年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不少于20例次。3、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重症医
4、学科专职医师,2名具备单肺通气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开展单肺通气技术10例次以上。(八)拟开展疑难危重病例的单肺通气技术,如上腔静脉置换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支气管或隆突成形术、微创心血管手术等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情况下,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具备高危病人的动脉及中心静脉测压监测设备与处理能力。2、至少有1名具备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麻醉科医师。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实施单肺通气技术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或内科专业,第一执业地点为申请单位。2、有4年以上临床麻醉或ICU工作经验,或在呼吸内科工作10年以上,具备主治医师或以上专业
5、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完成或参与单肺通气技术10例次以上。3、经省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单肺通气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4、拟开展疑难危重病例单肺通气技术医师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完成或参与单肺通气技术20例次以上。(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有4年以上在手术室或重症医学科工作经验。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指南,严格掌握单肺通气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专业设备、耗材,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条例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三)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气 技术管理 规范
第壹文秘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自评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