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卫生学资源
(共8440
份)
用时:8ms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一无菌操作一、置管前1 .手卫生:操作者实施手卫生,应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法规,A级推荐)。2 .皮肤消毒:穿刺血管置入导管前,推荐选择含醇氯己定的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版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CLABSI是留置血管内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在ICU或院内获得性感染中的占比情况为?A,是ICU或院内.
-
血液透析中心(室)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及预案注:每个医疗机构均有自己的标准流程,本文仅供参考。血液透析中心作为高风险医疗环境,医护人员时刻面临针刺伤、锐器伤、血液/体液喷溅等职业暴露风险。建立并严格执.
-
血压计的清洁和消毒一、水银血压计(一)袖带:可拆卸的袖带可定期用中性洗涤剂清洗,然后自然晾干。若被污染,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二)血压计本体:用清洁的软布擦拭外壳,.
-
获得性血友病(AHA)诊疗指南2025版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内。1.获得性血友病A(AHA)最常见的.
-
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AFP是指()A.急性弛缓性麻痹B.脊髓灰质炎C.疱疹样咽峡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2 .下列哪种细胞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A. Ve.
-
肢端肥大症诊疗指南2025版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内。1.肢端肥大症的主要病因是()oA.甲状腺功能亢.
-
肌萎缩侧索硬化罕见病诊疗规范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1.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主要累及()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A.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B.感觉神经元C.
-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自哪一天起施行?A. 2013年2月20日B. 2013年3月24日C. 1991年9月12日D. 2014年3月.
-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经空气传播疾病主要通过什么传播()A.飞沫核传播B.接触传播C.血液传播D.母婴传播2 .负压病区(房)排出的空.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酒店宾客及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酒店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一、酒店公共卫生应急小组及职责组长:XXX(总经理)。副组.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的监督管理部门是()oA.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机.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病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
-
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人员防护导则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本标准规定了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危险度()、现场分区和分级防护的方法,以及个体防护决策和管理要求。A.分类B.
-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机构及职责疫情突如其来,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节奏。作为一名长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我深切体会到这场战役背后的复杂与艰辛。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
-
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制度一、医院应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二、压力蒸汽灭菌(一)工艺监测: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
-
特发性心肌病诊疗规范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特发性心肌病主要指以()为主(包括混合性)的心肌病。A.免疫性B.遗传性C.感染性D.营养缺乏性2 .扩张型心肌病(DC.
-
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2021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L特发性震颤主要以什么为特点?OA.下肢无力B.上肢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C.躯干弯曲D.眼球运动异常2 .特发性震颤.
-
附件5江门市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申请表医疗机构名称:科别:申请日期: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单位名称临床诊断:拟转诊医院:病情摘要:转院(诊)理由:口1.我院多次检查会诊仍未确诊的疑难病症,建.
-
无菌包的日常管理常见问题及预防1、包装松散原因常见于闭合包装的物品1.打包不规范,包装不紧凑2.未使用封包胶带或胶带过短过少、胶带粘合性差等。预防措施1、加强培训,规范打包技术。2、闭合式包装应使用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