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资源
(共28735
份)
用时:30ms
-
咕咚来了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2.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教学重点、难点: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活动准备:故事咕咚来了PPT.
-
活动目标:1.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2.学习有序的整理书包。活动准备:每人一个书包,一个篮子。篮子内放有书、本子、口杯、雨伞、铅笔、橡皮、卷笔刀、文具盒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音乐走进活动.
-
活动重点:使幼儿感知动物的食物链现象,同时了解生态平衡的浅显道理,进行环保教育。活动难点:使幼儿明白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知道生态平衡的浅显.
-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画面,了解画面内容。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合理的办法营救小动物,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3、培养幼儿对讲述活动的兴趣养成安静倾听的良好习惯。4、借助图文并.
-
一、说教材:倒霉的小白马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小白马形象性格鲜明,故事性强,而且,故事中还有简单的对话,生动的词语,小朋友将会对这个教材非常感兴趣,同时也非常适于让幼儿表演,在本活动中,教师旨在.
-
【活动目标】1、欣赏、感受刮画的色彩变化之美。2、尝试学习用刮画的技法表现秋天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并能连续的刮出色块和圆形。3、享受刮画带来的乐趣。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5、感受作品的美感。【重点.
-
语言活动:他有点白活动目标1.喜欢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以及所表达的情感。2.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在理解田鼠维维想法的基础上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学会正确看待自己。3.
-
活动目标: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
-
1教案一:打针吃药我不怕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表现的越来越勇敢。2、初步学会用各种方法克服打针吃药等分困难。活动准备:1、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从材料健康/社会能干的我2、教育挂图打针吃药我不.
-
活动目标:1、组织幼儿玩手影游戏,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编手影儿歌。2、在创编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没有光就没有影子。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
活动目标1、学习画人物的画法。2、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3、培养幼儿对各种颜料的认知。4、激发幼儿热爱教师,愿意和教师做好朋友的情感。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
-
设计意图在活动前,幼儿已了解过自身的左右之分。根据教师的指令做相应动作可以更好地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利用自制的视力表,让幼儿初步了解图形表示的方位,并用动作表示方位,加深对方位的理解。幼儿合作面对面站.
-
幼儿园我的好妈妈教案1【活动目标】1、幼儿能大胆的参加音乐活动。2、幼儿能正确唱歌,初步有辨别音乐优劣能力。3、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初步掌握角色演唱。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5、通过听、唱.
-
大班社会我爱老师教案1一、教育目标:通过游戏、谈话熟悉老师,增进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二、活动准备:一些教师关心孩子的情景录像。(如:安慰孩子,带孩子活动)班上老师的照片各一张,各种手工制作材料。歌.
-
活动意图: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通过此活动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
-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教育。2尝试在老师及家人的指引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体验其中的快乐。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重点难点1培养幼.
-
飞起来的头发 大班艺术活动(吹画) 执教者 周玲活动目标:1、 探索用吹画的方式大胆的表现颜色夸张和飞起来的发型, 初步掌握吸管吹画的技巧。 2、感受吹画中颜料流动、交融产生的乐趣与美感。活动重难点:.
-
活动目标:1、感受京剧表演中的唱腔和身法,体验京剧的魅力,萌发对京剧表演的喜爱。2、尝试京剧表演,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现。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幼儿在感受和观察比较中学习花旦和花脸的走路和亮相。难点:引.
-
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简单的爱护家具的方法,懂得要爱护家具。2、初步知道一些常见家具的名称及用途。3、能较大方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家的家具。活动准备:1、根据班级人数创设几个娃娃家的场景。2、各种家具的图.
-
活动的设计意图:气球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较喜欢的玩具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段幼儿,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活泼、好玩,同时他们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常常看到他们三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