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资源
(共25572
份)
用时:45ms
-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8有趣的钓鱼玩具粤教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钓鱼玩具”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磁铁玩具”中的第1课。本单元始终以玩具作为线索编排课时。本课作为单元的第1课,先利用磁.
-
小学科学四下认识地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知道陆地的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五种类型。(3)了解地球内部由地壳、地.
-
小学科学四下9动物需要水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观察狗、兔等常见动物,了解动物必须喝水的事实2、 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以及查阅资料,认识水分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尝试运.
-
小学科学四下7有趣的植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2、了解不同地区生活着各具特色的植物。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上交流研究成果的兴趣和习惯,并体验与人分.
-
小学科学四下19运动的物体有能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运动的物体有能量是科学四年级下册“运动与力”单元的第六课。本课通过两个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观察现象,并透过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从而认识到运动着的物.
-
小学科学四下16运动的快与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定时间内观察运动变化多少;观察一定运动变化所用时间多少。2 .认识一般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5我们的小车粤教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小车”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车动起来了”中的第1课。本课主要让学生对玩具车的特征有所了解,包括小车的材料、轻重、颜色、动.
-
小学科学四下15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有滑动、滚动、转动、振动。过程与方法:1 .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2 .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
-
小学生寒假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体育组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搭建各种平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顺延课题研究让寒假成为学.
-
一、填字组词)飘带()()阵以(不及装素)好无如指雪中()(不可(热气()()迷不)不及(千里()风雨()()不屈尽瘁人入)如生)无不()无不自有)似锦无睹自语小心精神兴致(彬彬)()堂堂如飞)()动.
-
小学科学四下17风帆小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能利用风力为装上风帆的小车运动提供动力。2 .知道制作风帆的材料会影响风帆小车的运动情况。过程与方法:1 .能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风帆.
-
小学科学四下13专题探究:帮鸟儿建个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专题探究:帮鸟儿建个家是科学四年级下册”动物的需求”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一节专题探究课,以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作为本课的呈现方式。通过设计探究.
-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3“天空中的太阳”粤教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天空中的太阳”是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白天与黑夜”中的第2课。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白天太阳位置在天空的变化。本课把这一现象拆分成两个.
-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9磁铁小车粤教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在书本里的题目为“磁铁小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磁铁玩具”中的第2课。书本里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把小车连起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
-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7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粤教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怎样让小车动起来”是承接上一课“做一辆小车”。小车已经做好了,让小车动起来是同学们最想做的事。在上一节课的最后让学生去思考:你的小车能动.
-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劳动习惯摘要:现代教育一直在强调全面发展,但很多时候劳动教育只是停留在强调阶段,学生能真正参与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劳动习惯未能得到很好养成,劳动技能也未.
-
小学生寒假作业范文、寒假日记15篇寒假日记11月23日星期三天气多云练字自从读书以来,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几乎我的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求我们把字写好,要求我们练字。那时虽然听老师说,但并未坚持下来,只是偶尔.
-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6母鸡生蛋了教学设计6、母鸡生蛋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学会搜集、分析、整理筛选有用的信息。2 .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够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在自然条件下.
-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9点亮我的小灯泡教学设计19、点亮我的小灯泡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境准备: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
-
XX县XX镇XX小学劳动教育规划为深入贯彻XX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及教育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