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案资源
(共13934
份)
用时:33ms
-
第四册生活劳动一等奖创新教案第四册生活劳动教案1、整理床铺教学目标: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逐步养成每天整理自己床铺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小被子、小枕头和小床单各一。学生:每人带一块手帕、一块大橡皮.
-
犀牛望月成语故事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出自关尹子五鉴。成语故事:一说是历史成语:“吴牛喘月”就是一条成语。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因惧怕太阳曝晒而喘息不止。比喻害怕类.
-
品德与生活”信息处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初探双沟镇双南小学崔华云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
课题第四节噪音的危害和控制授课人课型新授班班通使用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过程.
-
五年级美术上册中国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开始从儿童期走向少年期。作为“龙的传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国龙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和审美的结晶,在原始蒙胧的新石器时代,.
-
许商中学体育课安全预案及事故处理方法为了我校学生体育课的安全着想,特制定本预案:一、预案宗旨:L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2.通过演练避免体育课的安全事故。二、学校应做到1 .提供安全的运动场地.2 .所有.
-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了解史怀哲的人道主义思想。二、引导学生具备博爱的品质,敬重他人他物的生命。三、引导学生增加心理承受实力,敬重自己的生命。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介绍作者).
-
复沓,让课堂充溢诗意之美我多想去看看其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课。【文本解读】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以诗歌的形式,讲解并描述了“我”想去遥远的北京城看天安门广.
-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对话,指导读好两个问句。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发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气.
-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相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装扮”等19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
-
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4、通过朗读训练,感.
-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一、审题质疑,沟通资料。1、老师板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我的弟弟是谁?他为什么叫“小萝卜头”?文中写了他什么事?)2、请同学们介绍,沟通有关.
-
我有一盒彩笔其次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酷爱,对美妙事物的憧憬。3仿照课文段式仿写一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
-
我是什么教案教学设计我是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相识水是会变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变成的,引导学生留意视察自然界的因果关系。2 .理解水的改变与人类的关系。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
-
我应当感到骄傲才对(其次自然段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师:听小红马说自己的脚掌、眼毛和两个驼峰长得是那么的难看,小骆驼的心里觉得怎么样?生:小骆驼的心里是挺委屈的。(师板书:挺委屈)师:小骆驼的心里只是.
-
反馈教学设计一一第四单元限制和设计第三节反应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限制和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使学生对闭环限制系统中的反应(feedback)有很深的相识,而且也为闭环限制系统的设计与.
-
我会拼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次制作沟通。图中一个小学生正坐在桌前用圆形纸片拼图。这一部分提示学生制作的要求是用圆形纸片拼图,拼图前须要先打算好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图上有三张已经拼成的图画:熊、猫.
-
我为你傲慢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我为你傲慢说课材料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我为你傲慢其次课时。一.依据课标说理念本文是一个特别感人的小故事,文中的孩子内心的后悔,担忧“.
-
我不是最弱小的其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验发觉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教学重点:体会萨沙三.
-
我到了南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2、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有关句子,了解“有还有”在句子中的用法。4、学习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留意视察生活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