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案资源
(共13983
份)
用时:33ms
-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根据事实区别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探究实践:能够收集、整.
-
【体育教案】投掷大单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计划一、设计思路二年级投掷大单元教学从内容上主要包括投掷的基础知识、技术与技能,相应的体能练习、上下肢协调性练习等,内容上强调整个大单元的系统与完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三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繁花似锦、莺歌燕舞,绿油油的草地上夹着星星点点的野花,动物也不睡大觉了,都从洞里跑了出来。可是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李白和朋友孟浩然却在黄鹤楼喝酒解愁,因.
-
鸡兔同笼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2 .通过尝试、试验、推理、假设等活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 .
-
鲁滨逊漂流记作文参考五篇鲁滨逊漂流记描写的是一个19岁的青年鲁滨逊为了实现航海梦想,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放弃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最终踏上了航海征途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滨逊漂流记作文梗概,希.
-
鸡兔同笼教案教学目标1 .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建立联系,会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2 .经历“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模型意识。3 .
-
面积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借助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的练习,明晰与面积有关的概念,经历分析、推理、判断以及有理有据地表达的过程,增强推理意识2 .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问题.
-
青蛙和蟾蛛,好朋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青蛙和蟾蛛好朋友导读课【教学目标】1.通过看书中插图、听老师朗读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2.通过阅读片段,初步感受人物形象,感受蟾蛛和青蛙之间.
-
面积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正方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计算长、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2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使学.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2 .经历探索常用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 .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
-
面积单元复习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复习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巩固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建构单元知识间的联系。2 .学习复习与整理的方法,经历思考过程,发现图形.
-
除法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复习运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2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主动选择估算策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题。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使学生巩固除法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长、正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在探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邱建珍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
-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进一步深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知道算式的各部分名称。2 .会用观察、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进行研究,并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获得用算式表.
-
除法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O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熟练掌握计算方法。2 .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
除法单元复习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 .在知识的整理中,梳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复习巩固除法笔算的计算方法。2 .在算法和算理的沟通中,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3 .养成善于整理和反思的学习.
-
除法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除法笔算知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掌握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初步概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3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学习的态度。教学内.
-
金色花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把握散文诗金色花的主要内容与感情基调。2 .品味散文诗金色花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3 .分析母亲与“我”的形象特点,体会散文诗中的母子情深。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品味散文.
-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O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