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有效开展阅读活动。情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教学重点、难点:.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一、听写词语二、继续精读训练1 .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2 .学习.
-
半截蜡烛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 .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
0的认识说课(获奖说课稿)0的认识说课一、说教材0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本课可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第二课时进行巩固练习。.
-
半导体封装用键合铜丝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1.基本信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202294号文2022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于2022.
-
高考复习扩展语句教案李庆玲一、复习目标:1、了解扩展语句的常见形式。2、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具体方法和注意点。考纲要求:二、考点阐释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
-
邻苯二甲醛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苯二甲醛的合成方法:以邻苯二酚、强碱与氯甲烷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在高压釜中进行反应;强碱与邻苯二酚的摩尔比为23:1,氯甲烷与邻苯二酚的摩尔比23:1,反应温度为.
-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要点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4 .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自我检测一、填空题1 .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
-
课题:4.2孤度到(一)教学目的:1 .理解1弧度的角、弧度制的定义.2 .掌握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3,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地进行角度.
-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节广播火箭发射五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川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化编程之聪明的角色第一节:广播火箭发射。本单元将学习如何在图形化编程中使用广播、变量、克隆、角色交互.
-
题:11.3探索宇宙备课人:孔令山教材分析:对于探索宇宙,教材通过图文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教学重难点.
-
一、设计内容与要求(一)设计内容目前,我校已经基本完成建筑设计及施工。平原校区院系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对基础医学楼及第一院系楼相关院系进行文化建设,通过对各院系文化建设突出其文化的主题性,具体如下:1.
-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 .物质都是由组成的。2 .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物,这类物质一般分子比较,不含如水、另一类是分子较,含有如糖类、和核酸。3 .将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有一个.
-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1课时新授课宜昌市九中蒋晓霞【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能,利用实验分析认识物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2、初步了解机械能.
-
第十二章走出“高原反应”素材:上高三后小明进步很快,可望进入重点大学。对此,他也颇感自负。可是每次考试都进不了班级前十名,最近一次考试甚至退至班级20多名。这样的成绩进重点大学当然有问题。家人着急,他.
-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讷河市讷南镇中心学校王玲第一课时一、教凳目标(一)知识目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
-
第五讲人造地球卫星(侧重应用专题)本讲概述一、本讲概述本讲以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I中有关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的知识为基础,从应用的角度对反映现代科技成就的人造地球卫星进行了适当的介绍。在所有侧重应用的.
-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刘文龙教材分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第二届“能源学子说”主题知识竞赛流程及规则本次竞赛采用积分制,比赛结束时积分多的小组胜出;每组可获得向观众求助机会两次。(一)必答题:题目设置:共10题,每题5分,每题限时30秒,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
-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知识要点1.大气压:大气对浸在里面的切物体均具有压强。这种压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水银强2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与液体相类似,是由于大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