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安全评价资源
(共9060
份)
用时:29ms
-
矿井下透水时的应急处置一、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因此,.
-
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措施(1)矿井水害类型为老空(老塘)积水、断层裂隙水、钻孔积水。最常见的是老空(老塘)积水,老空积水主要老顺槽积水。(2)矿井发生突水事故时的预兆。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挂.
-
福州市长乐区消防救援大队“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8月1日-8月15日)序号检查对象名称单位地址检查时间实施检查机构检查结果1长乐吴航庭居房屋中介服务部长乐市吴航镇吉祥花园10#楼10.
-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火灾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1、可燃气体泄漏由于可燃气体外泄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此,可燃气体的泄漏就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可燃性气体泄漏有以下几种情况.
-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XXXXX-XXXX石英砂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Implementaryguideforma.
-
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与依据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园区防汛防台风工作,促进防汛防台风工作有序、高效、科学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减轻汛期、暴雨(洪水、内涝)、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
-
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41. 1编制目的41.2 编制依据41.3 适用范围41.4 事件分级51.5 工作原则92组织体系102. 1领导机构102.2 办事机构11.
-
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工程奉节县建设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报告重康会综报字(2021)第334-1号奉节县财政局:我们接受贵局委托,对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工程奉节县建设项目经费进行了绩效评价。.
-
危险(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岗位名称危险种类硫化氢窒息中毒序号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应急处置措施负责人1硫化氢性质:硫化氢是猛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有猛烈刺激作用。有特别的臭蛋味,易溶于水,但浓度极高时却无.
-
硝酸储罐破裂后导致稀硝酸泄漏的应急措施1、一般泄漏事故的处置(1)现场抢险组赶赴现场后,应立即在指挥中心或应急救援指挥组的指令下,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后,进入现场对泄漏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了解,根据实际.
-
硝酸装置中NCh泄漏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NCh外泄事故后,发现人应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进行汇报,当班负责人应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停止有关设备运行,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
-
研磨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分析(JHA)记录表单位:制漆车间作业活动:研磨作业分析人日期序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措施可能性后果严审性S风险度R风险等级控制措施1研磨前设备检查1、主电机异常,.
-
矿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危险分析Ll触电事故类型: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1.2触电事故的危害程度: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等,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
-
矿透水淹井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本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透水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防洪计划和防洪措施不周密,洪水进入井口,引发淹井事故;2)井巷、采场采掘方向及附近有老窿、旧巷、.
-
关于成立矿山救护队的通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定,保障生产安全,发生安全事故能及时、有效、合理解决,经我矿202*年2月26日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矿山救护队,其机构具.
-
矿冒顶片帮及地质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目前该矿掘进的巷道断面超过设计要求且部分岩石结构破碎,容易发生松石掉落片帮冒顶事故发生,如果不能很好规范作业,不能形成合适的拱度,很有可能发生大面积冒落事故,还可能.
-
石油化工类和易燃易爆类场所火灾救援安全问题这类火灾在我省吉林、松原地区比较突出。它燃烧猛烈迅速、着火区域纵深大、火焰温度高、易发生爆炸和复燃复爆等特点,导致这类火灾扑救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软水站盐酸泄漏应急演练方案为了提高员工应付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避免发生盐酸泄漏对设备、土壤的破坏,以及对员工身体的伤害,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模拟盐酸泵输送管泄漏应急演练。步骤一、员工发现盐酸泵.
-
电梯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职责1、行政处处长是处置应急救援事件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发生电梯故障时,负责故障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组织指挥工作。2、行政处副.
-
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时间及原因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保有量迅猛增长。但由于停放、充电不规范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电动车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