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居室室内装饰装修基础施工工艺规范.doc
家庭居室室内装饰装修基础施工工艺规范目 录1、水电施工1.1 给水管路施工工艺1.2 排水管路及燃起管路施工工艺1.3 强、弱电路施工工艺1.4 灯具、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工艺1.5 卫浴五金安装工艺2、瓦工施工2.1 砖砌墙施工工艺2.2 墙面抹灰施工工艺2.3 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2.4 釉面砖内墙壁张贴施工工艺2.5 玻化砖、瓷质砖内墙壁张贴施工工艺2.6 常规墙地面防水施工工艺2.7 简易冲淋墙地面防水施工工艺2.8 地面砖施工工艺3、木工施工4、涂装施工4.1 木器漆清油4.1.1 硝基清漆施工工艺4.1.2 聚脂清漆(哑光/半哑光)施工工艺4.1.3 中高级清漆擦漆施工工艺4.2 木器漆混油4.2.1 硝基清漆(手扫漆)施工工艺4.2.2 聚脂漆混油(哑光/半哑光)施工工艺4.3 水性漆施工工艺4.4 饰面板上色清漆工艺(水曲柳,白橡,樱桃木,胡桃木等)4.5 室内水性乳胶漆施工工艺1、水电施工1.1 给水管路施工工艺1.1.1 施工原则1.1.1.1 原室内顶部已敷设的给水管道在不影响装修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拆除必须要事先得到业主的书面认可。1.1.1.2 控制减少管道接头用量,合理安排管道走向,减少回路。1.1.2 施工用材 PP-R管、管路各连接配件、塑料U形卡座、吊码抱箍、尼龙扎带、胀塞、螺丝。1.1.3 施工条件 现场清理,无施工障碍物。施工位置已全部确定。1.1.4 施工步骤 按设计要求标定位线 开凿暗槽和穿墙孔洞管路固定件安装水管量尺下料 水管预装 正式安装固定 试水、打压。1.1.5 施工工艺及要求1.1.5.1 标定位线:按图纸设计要求接合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在需敷设管道的墙面、顶面弹管道敷设走向定位线,线必须横平竖直,尽量减少转角和回路,标出过梁处需打孔的位置。1.1.5.1.1 进户给水管至室内总阀段:给水管顶部走向定位线与相邻墙体平行间距为150mm(图1)。定位线至厨房主下水管处垂直向下至橱柜水槽处水阀安装部位横向弹设走向定位线(图2)。水阀出水管路向上沿进水管路折回至厨房主下水管处垂直向上至卫生间。图示如下:1.1.5.1.2 燃气热水器安装部位如紧靠厨房主下水管道,其冷热水管路走向定位线可在墙面水平弹线至主下水管处。1.1.5.1.3 冷热给水管穿墙入卫生间顶部至穿墙面500mm间距分弹各支路走向定位线,各支路走向须垂直向下至安装点,冷热给水管平行敷设间距为150mm。同一墙面相邻的两冷水或热水内丝弯头间距小于500mm时,可从一处内丝弯头点水平弹设走向定位线至另一内丝弯头点。走向图示如下:1.1.5.1.4 冷热给水管由厨房或卫生间至阳台段可依据顶部吊顶部位在顶部弹设走向定位线,冷热给水管平行间距为150mm,在定位线上合理标注管卡固定点,各卡点间距为500600mm。入阳台或露台穿墙洞口距原地坪高度为500 mm。图示如下:1.1.5.1.5 各内丝弯头离原地坪高度为:1.1.5.1.5.1 管道控制阀至原墙面距离为120150 mm,距原地坪距离为300350 mm。1.1.5.1.5.2 厨房燃气热水器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2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300 135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1.1.5.1.5.3 厨房洗菜池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20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500 55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1.1.5.1.5.4 卫生间常规冲淋阀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1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000 105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1.1.5.1.5 卫生间常规浴缸阀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1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650 70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1.1.5.1.6 卫生间常规马桶供水内丝弯头放置在背靠墙体坑管的右边,弯头中心至坑管中心距离为200250 mm,距原地坪距离为200 250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1.1.5.1.7 卫生间常规电热水器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1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850 195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1.1.5.1.8 卫生间台盆柜常规台盆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20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500 55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1.1.5.1.9 洗衣机接水龙头处内丝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200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1.1.5.1.10 各内丝弯头端面出墙尺寸为: 张贴墙砖部位,内丝端面出墙15mm。不需张贴墙砖部位,内丝端面与墙齐平。1.1.5.2 开凿暗槽和穿墙孔洞。1.1.5.2.1 按定位线走向用手提切割机切割墙体表面后剔凿管槽。用开孔机对标注的开孔部位打孔,孔洞直径须小于50mm, 孔洞位置偏上中心距顶部小于70mm。图示如下:1.1.5.2.2 单根水管墙面开槽槽口宽度4050 mm,深度2530 mm,各槽口必须横平竖直。1.1.5.3 敷设明管的部位在定位线上合理固定关卡,各卡距为500600mm。图示如下:1.1.5.4 依据放线进行水管量尺下料,水管截断面应修整光滑,无毛刺。给水管由室外至室内总阀门前该段的给水管管径为25 mm, 总阀门后所敷设的各给水管管径及壁厚必须与预算报价相符。1.1.5.5 预装水管及接头,清理管内至无杂质。1.1.5.5.1 冷热水各支路由顶至墙壁各接点宜使用三通及45度弯头连接,管路入墙垂直向下至内丝弯头。图示如下:1.1.5.5.1 冷热水管穿过墙壁、过梁洞口内管路不得有接头,洞口两端必须自然弯曲至顶部或墙面,管路转角固定点应顺畅无折痕硬伤。图示如下:1.1.5.6 冷热给水管正式安装固定:PP-R管必须热熔焊接, 水管和配件插入配合要准确,深度要符合标准。1.1.5.6.1 冷热水管标记线应朝向目视正方(图1),热水管替代冷水管时,管壁标记线应朝向目视的背面。图示如下:1.1.5.6.2 各处管路固定件必须固定到位无松动,冷热给水管沿墙壁安装用U形塑料卡座固定。图示如下:1.1.5.6.3 冷热给水管紧贴顶面安装用骑马抱箍固定。图示如下:1.1.5.6.4 冷热给水管沿顶面腾空安装用吊杆抱箍固定。图示如下:1.1.5.7 冷热水管试水:分别检查各内丝弯头出水是否通畅,排出管内杂质和残存空气。1.1.5.8 冷热水管打压:用金属软管接通冷热水管,封闭各出水口用小型试压泵对安装的管路打水压,压力为0.6MPa并保持1小时,压力下降不应大于0.05MPa。1.2 排水管路及燃起管路施工工艺1.2.1 施工用材 PVC管、管路各连接配件、塑料吊码抱箍、胀塞、螺丝、铝塑复合管、管路铜接头。1.2.2 施工步骤 按设计要求标定位线 开凿暗槽和穿墙孔洞管路固定件安装量尺下料 安装固定 试水。1.2.3 施工工艺及要求1.2.3.1 标定位线:按图纸设计要求接合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在需敷设管道的墙面、地面弹管道敷设走向定位线。1.2.3.1.1 燃气管道1.2.3.1.1.1 常规走向: 燃气表与热水器在平行相对的部位,燃气热水器燃气管道敷设走向定位线必须在热水器冷热水阀中心部位垂直向下,以中心线左右等分弹槽口切割线。图示如下:1.2.3.1.1.2 特殊走向: 燃气表与热水器在两对角的部位,燃气热水器燃气管道敷设走向定位线应在热水器冷热水阀中心部位垂直向上距冷热水阀150 mm处平行走向至主下水管与墙体夹角处,沿主下水管垂直向上紧贴顶部直线至燃气表处。图示如下:1.2.3.1.2 下水管道1.2.3.1.2.1 台盆墙下水管走向定位线由原地面下水管处以直线至墙面台盆冷热水阀中心点垂直向上,以中心线左右等分弹槽口切割线。1.2.3.1.2.2 地漏、洗衣机、拖把池下水管及马桶坑管由原管口处以直线至移位点弹设走向定位线,地面需开槽处要弹槽口切割线。顶面安装需在走向定位线上标出固定点。地面打孔需标出打孔部位。1.2.3.2 开凿暗槽和穿墙孔洞。按放线走向用手提切割机切割墙体表面后剔凿管槽,用开孔机对标注的开孔部位打孔。1.2.3.3 依据放线进行各下水管量尺下料,水管截断面应修整光滑,无毛刺。1.2.3.4.1 常规下水管用50mmPVC管,地面落差小于30mm的用40 mmPVC管。各下水管口端面离原地坪高度为250 mm。1.2.3.4.2 马桶下水管用110mmPVC管,管口端面离原地坪高度为70 mm。1.2.3.4.3 燃气热水器墙面预埋管为32mmPVC管,两端口连接45度PVC弯头,上端口与冷热水弯头齐平,下端口离原地坪高度为100 mm。1.2.3.5 各下水管正式安装固定:PVC管各接头用PVC胶水粘接,各下水管和配件插入配合要准确深度要符合标准。下水管沿顶面腾空安装须用吊杆抱箍固定。图示如下:1.2.3.5.1 地漏、洗衣机、拖把池下水管尽量不要在同一管路上,否则地漏口下水管必须增加两个以上的弯头回路同时用斜三通逆向与主管路连接。各下水管管壁与地面垂直。图示如下:1.2.3.5.2 地面及顶面下水管横向安装必须有泄水坡度。1.2.3.6 各下水管安装完毕必须试水测漏检查各粘结点是否有渗漏。1.3 强、弱电路施工工艺1.3.1 施工用材 强弱电电源导线、PVC阻燃线管、PVC线管各连接配件、PVC胶水、塑料U形卡座塑料勾卡、管卡。1.3.2 施工步骤 墙面弹水平线 标走向定位线 开凿暗槽和穿墙孔洞管路固定件安装线管量尺、弯角、下料 安装固定穿线。1.3.3 施工工艺及要求1.3.3.1墙面弹水平线:以进户门厅处原地坪为基准在室内各墙面分别弹设上下水平线,上线离原地坪高度为1300 mm,下线离原地坪高度为350 mm。1.3.3.2 标定位线:按图纸设计要求接合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在需敷设线管的墙面、地面弹管道敷设走向定位线,需开槽部位应标出线槽宽度,定位线应横评竖直。1.3.3.2.1 顶部吊顶部位嵌入式筒灯线管走向定位线必须以筒灯中心向左或右偏离120mm。同时以500600mm间距标出固定点。1.3.3.2.2 墙面线管走向定位线宜垂直走向,横向定位走向开槽长度不宜超过1000 mm。厨房需安装橱柜的墙面线管走向定位线宜垂直走向,靠墙角部位,定位线距墙角150 mm。1.3.3.2.3 地面线管走向定位线应与墙边平行或垂直。1.3.3.2.4 需砌砖墙或轻质隔墙的部位必须在地面及墙面让出墙体宽度偏左或偏20mm后弹线管走向定位线。图示如下:.3.3.2.4 各接线盒定位高度为:1.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