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9项:肉牛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docx

    • 资源ID:906463       资源大小:17.7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9项:肉牛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docx

    第39项:肉牛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当前,我省正推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肉牛在养殖过程中粪污产生量较大,若粪污处理不好,粪污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影响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肉牛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借鉴其他畜种发酵床养殖技术,从牛场设计及改造入手,将牛床和运动场合二为一,牛粪污排泄在铺设垫料上,定期添加垫料或翻耙,牛粪在垫料中发酵,在牛出栏后集中清理。不仅解决牛粪难于清理问题,而且有效去除牛场臭气。(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目前,肉牛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已经在全省200余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推广应用,推广范围覆盖全省。(三)提质增效情况。推广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一是节约了人工清粪成本。由于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发酵床最高可使用2年,无需人工进行周清粪或月清粪,只需在肉牛集中出栏时清理,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二是节约了设施建设。传统肉牛养殖场需建设液体粪污存储池,场床一体化模式则无需建设。三是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场床一体化发酵垫料来源主要为当地秸秆资源,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四是便于还田。采用场床一体化,粪污与垫料进行了充分发酵,清理后适当堆放腐熟即可还田利用,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二、技术要点(一)牛舍布局。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适合散栏饲养,可采用双列式或单列式布局,南北向采光,外墙四周采用围墙或栏杆围护,围栏高度1.5米(高度可调);棚间距10米(可结合实际调整)。(二)牛舍建设基本要求。1 .牛舍建设。(1)双列式牛舍。顶高:78.5米;檐高:55.5米;横向柱跨:(1314米)+(4.8-5米)+(1314米),两边各有1米赶牛通道,共计32.835米;纵向开间:7.5米,共计100150米(根据实际地块可以调整);单个标准牛棚面积:32805250平方米;每棚可以饲养300500头育肥牛。(2)单列式牛舍。屋脊:6.48.5米;檐高:4.55米;横向柱跨:(1314米)+(4.8-5米),共17.8-19米;纵向开间:7.5米,共计100150米(根据实际地块可以调整);单个标准牛棚面积:17802850平方米,每棚可饲养150250头。2 .屋顶形式和屋面。双列式屋顶采用双坡屋顶,或塔楼式屋顶;屋面采用斜坡式,坡度1%1.5%(实际可调)。单列式屋顶采用单坡锯齿状,或塔式。可以结合光伏建造,开展牧光互补设计。全面覆盖两边走道。3 .场床建设。牛场床较中间走道低4060厘米,主要采用硬化,15厘米厚C25混凝土,或素土夯实,夯实系数不小于0.93,或采用20厘米厚三七灰土。牛床的建造要考虑清浩、卫生、干燥,便于清理粪尿及防滑,以混凝土面层抹光防滑处理为好。4 .食槽、水槽建设。设置在牛床走道一侧,牛床前侧设高出走道水平1015厘米的实体围护,食槽深度与通道水平,或较通道低1520厘米,宽5060厘米,弧形或U型。食槽上方设两根横向的两层钢管护栏,下面一根可上下调节,采用恒温自动补水水槽。双列式放到牛舍围墙外侧,单列式放在食槽对侧围墙外侧。5 .雨水收集。利用方钢立柱空腔排水,于立柱底部开圆孔用钢制雨水管接至雨水管网,收集后可作为中水再利用;或在走道外侧设置雨水沟。6 .环境控制。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牛棚,冬季可以采用卷帘防风。降温系统气楼两侧设纵向微雾喷头,发挥降温作用,或者采用通风袋降温。(三)发酵床制作与维护。1 .发酵床制作要求。因地制宜,选用农作物秸秆、谷壳、花生壳、锯末等副产品作为垫料,秸秆、玉米芯的粉碎粒度1一2厘米Q腐败或发霉的物料不宜用作垫料。发酵菌种选择含有芽泡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黑曲霉、木霉等成分,有效活菌数100亿/克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发酵菌种,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发酵床厚度为40-60厘米。也可初期铺1520厘米厚,后期分批补充。2 .垫床日常维护。根据发酵床板结情况,每月翻耙23次。当粪尿分布不均匀时,应及时翻耙。发酵床适宜含水量为40%55%,水分过高时应及时补充新垫料,并翻耙均匀。垫料过厚时可部分清理,当发酵床使用1年后,应部分更新,使用2年后应全部更新。当发酵床运行缓慢甚至停止,不升温、舍内臭味较浓,且通过翻耙、补料、补菌等手段亦不能解决时,应全部更新。3 .尾料处理。垫料可制作有机肥,或发酵后用于农田施肥。三、适宜区域当地秸秆资源丰富的肉牛规模养殖场。四、注意事项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发酵床状态,及时增加垫料或翻耙、补菌,避免死床。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9项:肉牛场床一体化养殖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