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新建莱西至荣成铁路站前工程LRTLSG-3标三分部跨荣乌高速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H期: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21.3 编制原则21.3.1 确保工期21.3.2 质量第一21.3.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1.3.4 文明施工2第二章工程概况22.1 工程概况2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气候情况32.2.1 工程地质条件32.2.2 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32.2.3 水文地质特征42.3 地震效应5第三章施工安排53.1 施工组织机构53.2 施工管理人员63.3 项目管理目标9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104.1 施工工期安排104.2 施工进度计划10第五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05.1 施工准备105.1.1 技术准备105.1.2 设备准备115.1.3 场地准备125.2 资源配置135.2.1 劳动力组织135.2.2 机械设备及仪器135.2.3 材料准备14第六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56.1 施工方法156.2 钻孔176.2.1 桩位放样176.2.2 钻机就位176.2.3 埋设护筒176.2.4 制备泥浆186.2.5 旋挖钻钻孔186.2.6 冲击钻钻孔206.2.7 成孔检测216.2.8 清孔226.3 钢筋工程226.3.1 施工准备226.3.2 钢筋的存放236.3.3 钢筋接头236.3.4 钢筋笼制作236.3.5 钢筋笼运输及安装256.3.6 声测管埋设256.3.7 桩头钢筋珍珠棉套管安装266.4 混凝土灌注266.4.1 导管安装与拆除266.4.2 首盘碎灌注方量计算266.4.3 水下混凝土灌注276.5 钻孔桩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86.5.1 塌孔286.5.2 掉钻296.5.3 钻孔偏斜296.5.4 灌注水下混凝土出现导管进水或拔漏情况306.5.5 堵管306.5.6 梅花孔306.5.7 卡锥31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317.1 工期保证体系317.2 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327.3 工期保证措施33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348.1 质量目标348.2 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348.3 质量保证体系358.4 质量保证措施378.4.1 组织措施378.4.2 管理措施37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379.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379.2 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职责和权限379.3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99.3.1 班前活动记录399.3.2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409.3.3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419.3.4 安全设施、设备验收制度429.4 安全保证措施429.4.1 施工人员安全保证措施429.4.2 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43第十章绿色施工措施4410.1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410.1.1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原则4410.1.2 环境保护主要控制措施4410.2 资源利用管理4510.2.1 资源利用管理目标4510.2.2 资源利用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4510.3 “五节”实施措施4710.3.1 节能措施4710.3.2 节材措施4710.3.3 节水措施4710.3.4 节地措施4710.3.5 人力节约措施48第十一章成品保护措施4811.1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4811.2 灌注桩成品保护4811.2.1 结构工程48第十二章应急预案4912.1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912.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912.3 预防与预警措施5212.4 应急响应5212.5 信息发布5512.6 后期处置5512.7 保障措施5512.8 应急救援路线58第十三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预案5813.1 风险分析5813.2 防护及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5913.3 预防疫情防控措施6013.4 监测与预警6213.5 救援响应6313.6 后期处置6413.7 救援保障64第一章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表1.1高速铁路技术标准目录序号类别文件名称编号1家政件律规国行文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978-7-5093-5610.4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978-7-5093-5354-7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号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8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8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201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1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14混凝土灌注桩用钢薄壁声测管GB/T31438-201515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26-2007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9合同新建莱西至荣成铁路站前工程LRTLSG-3标施工总价承包合同/20设计文件跨金海路特大桥莱荣施(桥)4821跨圣海路特大桥莱荣施(W)-5022跨荣乌高速特大桥莱荣施(桥)4923企业管理文件基础设施工程管理手册202124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中建股市字201887225关于发布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26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监控工作的通知/1.2 编制范围新建莱西至荣成铁路工程LRTLSG-3标三分部跨荣乌高速特大桥(DK152+989.665DK160+671.035)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1.3 编制原则施工方案应满足设计要求、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并满足施工现场实际施工需要。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完成。1.3.1 确保工期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确保施工工期按计划节点完成,力争提前完成。1.3.2 质量第一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作,以工作质量确保每道工序和每项工程的工程质量。1.3.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狠抓现场各项规章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1.3.4 文明施工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方法精心布置和规划施工现场,保护周围环境。严格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做到文明施工,争创标准化施工现场。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新建莱西至荣成铁路LRTLSG-03标三分部跨荣乌高速特大桥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境内,桥址范围为平原,地势平坦,桥位主要跨越河流、水塘、农田和荒地。起讫里程DKl52+989.665DK160+671.035,全长7681.37m,主要跨越物为畅海路荣潍高速、16县道、S305省道。莱荣铁路于DK156+523处跨越G18荣乌高速公路,夹角60°。跨点处公路里程为K33+827oG18荣乌高速公路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沥青路面,路基宽26m,立交净高要求不小于5.5m,规划路基按双向八车道42m宽考虑,拟采用(60+100+60)m连续梁跨越G18荣乌高速公路。莱荣铁路于DK159+817处跨越S305省道,跨点处公路里程为K39+550。夹角25°,S305省道现状为双向两车道,沥青路面,路面宽12m,路面高程16.39m,立交净高要求不小于5.5m,预留规划路基按双向四车道25.5m宽考虑。拟采用108m连续梁跨越S305省道。桥址DK158+123.76处有一给水管线(直径800mm铸铁给水管)与本线地埋交叉,夹角为102°,设计采用(32+48+32)m连续梁跨越该管道。桥址DK158+124处有一IloKV地埋高压电缆与本线交叉,夹角为102°,设计采用(32+48+32)m连续梁跨越该管道。跨荣乌高速特大桥桩基础包含:中LOm钻孔灌注桩1648根、1.25m钻孔灌注桩58根,1.5m钻孔灌注桩42根,2.0m钻孔灌注桩35根,合计1783根。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气候情况2.2.1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揭示,场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粉质黏土(Q4al)、粉上(Q4al)、细砂(Q4al)>中砂(Q4al)>粗砂(Q4al)>大理岩(PtljD1)、片麻岩(rY丫23)。2.2.2 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勘查区内未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存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机箱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如下:桥址区17处采石坑桥址区采石坑主要为附近村庄作为片麻岩、花岗岩采石场,一般作为建材或填料使用,为露天开采,开采规模小,无暗埋坑洞,目前已全部停止开采,现在局部积水后形成水塘,对拟建工程影响较小。桥址区DKl52+988.705DK154+870、DK155+430-DK156+980、DKI57+000DK157+570段属覆盖型岩溶区,地表被覆盖,仅靠钻探揭露,在已钻的203个钻孔中,含大理岩钻孔54个,见溶洞钻孔25个,钻孔见溶洞率为46.29%,见溶洞总数51个,其中大于IOm的溶洞。个,510m的溶洞有3个,25m溶洞13个,l2mvx;溶洞18个,L0m溶洞17个。溶腔厚度最大可达7.40m,线岩溶率为30.23%,溶洞多为无填充,少量硬塑状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及角砾状灰岩溶蚀残留物全填充;岩溶较为发育,为不均匀场地。溶洞对工程影响较大,容易造成掉钻、卡锤、梅花孔、漏浆、塌孔等,还会因机器振动、抽取地下水等诱发岩溶塌陷,造成安全事故,设计和施工时应引起重视。岩溶主要形态为容隙及溶洞,详细岩溶发育情况叙述如下:DKl52+988.705DK154+870段钻探揭示可溶岩钻孔为9个,见溶洞总数3个,见溶洞的钻孔3个,岩溶形态为溶洞,钻孔见洞率为33.33%o钻孔揭露可溶岩总进尺197.46m(含溶洞深度),见溶洞总深度10.0Om,线岩溶率4.42%,最大岩溶率钻孔为Jz-II2001-153320号钻孔,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