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制备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853764       资源大小:75.7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制备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ICS65.020.20CCSB31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XXXX-XXXX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制备技术规程TechnicaIcriterionforpreparationofsubstrateforsugarcanetissuecultureseedIing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设计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宜贯。本文件由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碧、韦金菊、刘昔辉、张荣华、桂意云、祝开、周会、周珊、刘丽敏、经艳、刘璐、李松。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制备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的术语与定义、制备工艺、要求、检测、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的以农林牧业系统生产的富含有机质、纤维素的无害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加入结构性填充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制备的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T23349肥料中种、镉、辂、铅、汞含量的测定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2021有机肥料NY884-2012生物有机肥NY/T2118-2012蔬菜育苗基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甘蔗育苗基质seedIingraisingsubstrateofsugarcane以农林、食品和药品加工等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可一定量添加自然生成或人工固体物质,具备保水保肥、通气良好、性质稳定、无毒性、合适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良好的根系固着力,适合甘蔗组培苗育苗后的生长与培育要求的固体颗粒状物质。4制备工艺41原料准备4.1.1 主料农林牧业系统产生的富含有机质、纤维素的无害废物(含发酵物)。4.1.2 辅料蔗渣、椰糠等结构性填充物4.1.3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调理剂、矿物营养等有利于甘蔗组培苗根部生长和育苗生长的物质。A5原料加工4.2.1主料加工挑除主料中的石块、金属、塑料等杂物,再混匀粉碎至粒径不大于1.2cm,加入有机物料腐熟剂,定进行发酵,完全发酵腐熟后控制含水量不高于35%,粉碎至粒径不大于6mm,堆放陈化不小于IOdo4.2.2辅料加工辅料控制含水量不高于25%,粉碎至粒径不大于6mm。A1基质配制4.3.1工艺流程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制备工艺流程符合图1要求。图1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制备工艺流程4.3.2配置比例以体积计,主料为50%70%,辅料为30%50%,添加物为2%5%;基质中烯效嗖、多效喋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含量不高于3gm34.3.3基质制备主料、辅料、添加物按配置比例称量,搅拌混匀后,粉碎过6mm筛,制得基质。AA安全要求4.4.1制备环境基质制备环境保持通风透气,机械设备及水电规范安装,作业区域做好安全生产保护措施,高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4.4.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必须是培训合格、技能熟练、身体健康的适龄成年人;作业人员应购买意外险等保险,且作业及服务内容在其保障范围内;作业人员在基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作业要求;针对突发情况制定有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5要求K1外观和嗅觉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应质地疏松、无结块、无霉变、无明显异臭味和可视杂物,颜色一般为棕色或褐色。43理化指标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的理化指标要求项目指标容重,gcm30.200.80水分(鲜样)的质量分数,%<30总孔隙度,%>50阳离子交换量(以NHU计),cmol/kg>15PH(10:1水土比)4.57.0电导率(10:1水土比),mSCm<4有机质,>20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1.554安全指标重金属限量指标应符合NY/T525-2021的规定,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指标应符合NY884-2012的规定。54基质育苗存活率基质育苗存活率不低于98%。6试验方法61外观检测手摸、目测、鼻嗅。A1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按GBZT6682的规定执行。A3技术指标和安全指标检测方法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指标的检测方法按照表2执行。表2检测分析方法序号项目检测方法方法来源1容重质量法附录A2PH电位法(10:1水土比)附录B3电导率电导率法(10:1水土比)附录C4含水量烘干法NY/T2118-20125有机质重格酸钾容量法NY/T525-20216总养分(N+P2O5+K2O)凯氏定氮法,铝睇抗比色法,火焰光度计法附录D7蛔虫卵死亡率漂浮法NY884-20128粪大肠菌群发酵法革兰氏染色NY884-20129汞、神、镉、铅、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NY/T525-20216.5 抽样和试验样品制备6.5.1 抽样每批产品总袋数不超过100OO袋时,抽样数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甘蔗桀1培苗育苗基质抽样数量总袋数取样总袋数取样总袋数取样l200310012000640016000920150042OOI-3OOO76001-9(X)010501100053001400089001I(X)OO11每批产品总袋数超过100oO袋时,抽样袋数按式(1)计算n=0.5×V(1)式中:n:取样袋数;N:每批样品的总袋数。6.5.2 样品制备将抽出的样品迅速混匀,一部分采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500Og用于出苗率检验。另一部分同样采用四分法缩分至3000g,分别用于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检测或者保存至少6个月用于复查。所取样品均放入双标签,标签上注明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取样日期、取样人姓名,室温下避光保存。每次取样采取3次以上重复样进行检测,取多次重复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数据。6.6 检验规则6.6.1 组批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同一时段生产的产品为-,批。6.6.2 出J-检验每批产品应经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6.6.3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按照第4章要求中全部项目。6.6.4 判定规则检验结果中若外观指标、理化指标、安全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可从该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检测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培育的秧苗出苗率不达标则不再复检,直接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6.7 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6.7.1 包装产品包装应牢固封口,并符合GBZT8569有关规定。6.7.2 标识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产品的标识除按GB18382的规定执行外,包装袋上应注明甘蔗组培苗育苗专用、产品名称、商标、有机质含量、总养分含量、含水量、净体积、规范号、保质期、企业名称、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添加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的应该标明所添加材料的名称和含量。6.7.3 贮存和运输产品应贮存与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并防止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产品开封后应尽快使用。产品运输途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和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附录A(规范性)容重的测定A.1原理利用一定容积的容器装满基质,取出后烘干,计算单位体积的基质重量。A.2测定方法将新鲜基质样品均匀装入套有底盖的环刀(已知环刀体积V,环刀和底盖质量m)中,基质填装量略高于环刀上表面2cm左右,用质量约65g的小圆盘压在基质上,3min后取去小圆盘,削去高于环刀上底的多余基质,称取环刀和基质质量(M)。然后,置鼓风干燥箱中105°C烘干4h,冷却后称取环刀和基质质量,并计算基质相对含水量(W)。重复3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最终测定结果是三次重复平均值。Y=(M-m)×(1-W)V(1)式中:M:环刀和基质质量m:环刀和底盖质量W:基质相对含水量V:环刀体积A. 3允许差3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小于0.lgCm3。附录B(规范性)酸碱度的测定-PH计法B. 1方法原理当以PH计的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试样溶液中时,两者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该电位差的大小取决于试样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为pH,由PH计直接读出。2.2 C.2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及PH酸度计(灵敏度为0.01PH单位,带有温度补偿功能)。2.3 试剂和溶液B. 3.1pH4.00标准缓冲液称取经120烘Ih的邻苯二钾酸氢钾(KHC8打04)10.12g,用水溶解,稀释定容至1L。可购置有国家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缓冲液。C. 3.2pH6.86标准缓冲液称取经120烘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3.398g和经120°C130C烘2h的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g,用水溶解,稀释定容至1L。可购置有国家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缓冲液。D. 3.3PH9.18标准缓冲液称取硼砂(Na2B4O7lOH2O)(在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平衡1周)3.81g,用水溶解,稀释定容至1L。可购置有国家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缓冲液。B.4操作步骤将样品风干研磨后过Imm筛,称取过筛样品5.00g,置于100mL烧杯中,加5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经煮沸IOmin驱除二氧化碳),人工或使用磁力搅拌器搅动3min,静置30min,用PH酸度计测定。测定前,用标准缓冲溶液对酸度计进行校验(温度补偿设为25)。B.5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平行分析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PH单位。附录C(规范性)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电导率检测操作规范C.1方法原理当两个电极插入提取液时,可测出两个电极间的电阻。温度一定时,该电阻值/?与电导率K成反比,即R=Q/K。当已知电导池常数Q时,测量提取液的电阻,即可求得电导率。C.2仪器电导率仪:具可调节量程设定和温度校正功能,仪器测量误差不超过1%。分析天平:精度分别为0.01g和0.001go往复式水平恒温振荡器:20°C±l°C,180rmin,振幅不小于5cm。C.3试剂和材料C.3.1氯化钾标准贮备液取优级纯氯化钾在220C±l()C下干燥24h后待用。准确称取7.456g(精确至0.001g)氯化钾溶于适量室温水中,全量转入100OmL容量瓶,用实验用水定容至刻

    注意事项

    本文(甘蔗组培苗育苗基质制备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