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消化》(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820464
资源大小:454.9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呼吸与消化》(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呼吸与消化一、单元信息基本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信息科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教科版呼吸与消化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口重组单元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一单元第一课感受我们的呼吸2第一单元第二课呼吸与健康课时信息3第一单元第三课测量肺活量4第一单元第四课一天的食物5第一单元第五课食物中的营养6第一单元第六课营养要均衡7第一单元第七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第一单元第八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二、单元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内容人的呼吸是在进行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十分重要。3-4年级学习目标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了解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协同合作。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参与人体呼吸与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纠正并完善自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二)教材分析1 .知识框架2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呼吸与消化”单元将引导学生通过对呼吸活动的科学体验与持续探索,依次安排食物的统计、分类、营养检验及食物消化过程的观察与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锻炼学生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让其知道呼吸与消化是人体重要的维持生命和能量交换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人体“系统”的概念,明确每一项生命活动都需要不同的器官协作完成。为了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我们要爱护它们,鼓励学生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与习惯。(三)学情分析基础知识: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体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物质的联系。能力水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四年级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尚模糊,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活经验:生活中学生吃过各种各样食物的经历,对于食物,学生虽有较多的体验,但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对于食物消化方面的解释也不尽全面,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真实体验呼吸活动,感受呼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2 .规范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如实记录并分析数据。3 .记录、整理一天的食物,评价自身饮食结构。4 .科学认识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培养正确生活习惯。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2 .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3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景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具体流程图如下: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1.作业内容课前活动:感受呼吸人体Ma期集检图1 .选择一天中的早、中、晚各进行一次感受活动.2 .建议在每餐后半小时左右进行,感受呼吸前避免各种运动.3 .吸气时,将手放在膈肌下方的肋骨处,感受胸的变化.4 .呼气时,手仍放在膈肌下方的肋骨处,再次感受胸的变化.CSB吸气时,胸腔腹部呼制胸E腹部.呼吸时有以下器官参与活动:5 .一呼TR算一次呼吸.2.时间要求:10分钟。3 .评价设计能有效完成一次呼吸活动能正确记录自己各呼吸器官在活动时的变化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理解文本信息并能有效利用关键信息是学生科学素养中的重要环节,本次活动希望学生依托人体胸部结构图,准确完成活动步骤,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设计意图:课前利用呼吸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哪些器官参与人体呼吸活动,并通过对比吸气和呼气时人体的不同变化来初步认识人体呼吸的过程。第二课时1 .作业内容课后活动:感受运动给呼吸带来的变化1 .阅读教材提供的上述资料.2 .记录自己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3 .记录自己跳绳50个后每分钟的呼吸次勖运动时和运动后,我的身体需要吸收更多的一.因此,我的呼吸次数这说明人体的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有看密切的关系,以后我可以通方式来埔强自身的呼吸功能,同时我们也要爱护自然,保护W一2 .时间要求:10分钟认真阅读资料。完成体验活动。完成记录内容。坚持适当锻炼。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级力,能在一段文字中提取信息是学生理解能力的体现,在小学阶段加强这种能力至关重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运动前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帮助学生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鼓励其树立健康生活与的保护环境意识。第三课时1 .作业内容课后活动:体育锻炼对肺活量的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肺活量雌肺活量测仪1 .在体育榭做调取学生健康体测数据, 学生杳找到自己肺活数据.2 .对照健康标准中的肺活量数据,评估 自身呼吸功能.3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燎计划.4 .按照计划坚持运动,一个月后再次测对照运动前后的肺活量数据, 琳肪体育«肺活响2 .时间要求:15分钟3 .评价设计制定可操作的运动计划。认真执行运动计划。如实填写活动记录。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学习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更需要这一精神,从自身健康做起,培养坚持的品格。设计意图:利用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帮助其树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第四课时1.I.作业内容课前活动1:记录、统计一天的食物学生准备:三十张卡片(约7厘米70便米)牧师准备:仅3大卡纸)1.2.时间要求:15分钟1.3.评价设计卡片尺寸符合要求,对食物统计准确。1.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 .把自己r中所吃的食物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提示:不认识的食物可以请教家长诙鱼吃的食物要多次记录混合食物需要拆分记录每张卡片记录一种食物2 .按照早、午、晚餐的顺序将食物卡片摆在大卡纸上提示:在每餐食物卡纸的旁边备注每种食物的数量.统计所有食物的种类.记录规范。作业分析:科学记录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素养,此活动安排在课前,要求学生还原生活场景,根据生活经验如实、准确地记录食物的种类,并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设计意图:卡片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示内容意在培养学生懂得科学活动从不缺少严谨性。记录与统计食物种类的环节让学生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备注每种食物的数量是为了后面膳食宝塔的展示做好铺垫。2.L作业内容课前活动2:给食物分类1填写好的食物卡片2.新闻)邮断片5张 (IOffi)K* 10®)1 .填写好的食物卡片2 .新片5张写出自己活动中遇到的各类疑惑.2.2. 时间要求:10分钟2. 3评价设计按照要求准备好足够的卡片。如实记录自己一天中的食物。合理写出自己进行食物分类时遇到的疑惑。2.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分类法也是学习科学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此项活动需要学生先确定食物分类标准,然后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类。设计意图:在学生惊叹一日三餐如此丰富的基础上,借助分类活动让学生体会方法对于认识食物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按要求归类的基本能力,为他们建构单元思维导图打下了基础。第五课时1.1,作业内容课前活动: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残的发现可以上网的设备、记录纸1 .利用网络等方式查阅各种食物的主要 营养成分.2 .按照营养成分将不同的食物填写在对 )75.1.2.时间要求:15分钟1. 3.评价设计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记录内容1.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查阅资料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从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是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体现。设计意图:在食物分类之后研究食物的营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食物对身体的好处,也为后面营养的均衡搭配做足了准备。2. 1作业内容课后活动: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淀粉与脂肪1.观察并记录面包及碗酒的璇色.2.在面包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 的变化.3.在纸上涂抹一滴植物油,观察纸 张的变化.4.将核桃在纸上涂抹,对I5在纸 上留下的痕迹与油迹.5.根据实睑现象判断食物中是否含 有营养.面包、碗酒、楠签、植物油、核桃、玻璃器皿、纸2.2时间要求:10分钟2. 3设计评价准备好实验器材。按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能用语言描述出实验现象并获得科学结论。2.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必要手段,能按步骤有序地进行检验是对学生实验素养的一项技能考核。能通过亲身实验获得结论也是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本次活动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更深层次地认识了淀粉和脂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实验结合资料阅读的方式鉴别常见食物中的常见营养成分,更好地解释了课前的疑惑,也为后面的膳食宝塔的出场做好了知识储备。第六课时1.1.作业内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困、记录纸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1.2.时间要求:10分钟1. 3.评价设计根据自己梳理的宝塔,得到宝塔的基本结构特点。阅读“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信息并思考食物种类和数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收获。1.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阅读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是学生在此项活动中需要执行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生明白了如何才能获得必要的营养成分。设计意图:“膳食宝塔”提示学生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利用宝塔的结构特点告知学生下一层食物的食用量是要大于上一层食物的食用量,为课后的反思对照活动打下基础。2. 1作业内容课后活动:反思自己的一日三餐1 .记录下自己的食物T.中国居民平衡91食宝塔图、«自己的一日三餐”需要做出哪些调整:2 .对照“中国居民平衡SS食宝塔",评价自己的“一日三餐”.S看自己吃的翻偲否在每一层都出现.0M各种食物的食用与宝塔中的食物是否接近.2.2时间要求:15分钟2.3评价设计如实记录自己的“一日三餐”。分析自己饮食中的食物种类及数量。对比自己饮食结构与“膳食宝塔”。根据“膳食宝塔”给出科学的调整方案。2.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能以事实为依据梳理科学知识,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学生要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自己一天中的食物搭配与科学的膳食宝塔做比较,从而了解均衡膳食的意义与操作方法。利用对照的方式转变学生原有的食品搭配固有模式,逐渐从“饮食健康”的观点过渡到“如何实践健康饮食”的实际行动中来。第七课时1.l作业内容课前活动:咀嚼食物馒头、记录表格1 .用餐时认Jl观察、辨别口腔中都有哪些器官参与.2 .观察口腔中食物发生的变化.3 .推测口腔中各器官在咀嚼食物时发挥的作用.1摩领嘛行力组哨板至何布国百方而律.窃电州心木倏T豆肉食掬气良斛源叫生以减k为国g样鼾法田制牛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