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客流监测设施及应用综合方案范文模板.docx
某某市公交客流监测设施及应用建设方案二xX年X月第1章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11.3 编制依据11.4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21.4.1 项目建设目标21.4.2 项目建设规模31.4.3 项目建设内容41.4.4 项目建设周期4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51.5.1 项目总投资51.5.2 项目资金来源5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5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5第3章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63.1 项目现状63.2 项目存在问题分析6第4章需求分析74.1 业务需求分析74.1.1 基础条件74.1.2 关键需求74.1.3 实现形式84.1.4 技术要求84.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94.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94.4 安全风险与密码应用需求分析10第5章项目建设方案105.1 总体设计方案105.1.1 系统概述105.1.2 功能框架I1.5.1.3 用户角色125.1.4 用户端125.1.5 设计原则125.2 技术路线135.2.1 概述145.2.2 系统结构155.2.3 数据库管理165.2.4 服务器部署165.3 公交客流分析系统175.3.1 大数据中心195.3.2 监管人员手机看板275.3.3 PC管理中心285.3.4 车载智能,客流统计系统305.3.5 系统特点及先进性34第6章投资概算346.1 投资概算的有关说明346.2 项目总投资概算与概算明细表346.2.1 项目总投资概算表346.2.2 硬件设备和软件购笈概算明细表35第7章效益分析367.1 经济效益分析367.2 社会效益分析377.3 共享资源分析37第8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378.1 风险识别和分析378.2 风险对策和管理38附图:391 .系统总体框架图392 .系统网络拓扑图393 .系统软硬件物理布置图40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某某公交客流监测设施及应用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公交集团1.3编制依据主要参照国家、某某省、市公共交通相关法规、标准,但不限于以下所有内容:(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2)国务院,“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3)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4)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5)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6)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改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若干指导意见(7)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试行)验证工作的通知(8)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9)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10) 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11)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12)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13) 交通运揄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14)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GB/T22484-2008)(15) 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服务(GB/T20607-2006)(16) 智能运输系统中央数据登记停数据管理机制要求(GB/T20611-2006)(17) 智能运输系统数据字典要求(GB/T20606-2006)(18)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信息分类与编码(GB/T21394-2008)1.4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1.4.1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建设“客流监测设施及应用”,对某某市各公交站点各时段、各区间上下车客流及特征进行统计,重点解决某某常规公交的重点线路车辆,以及快速公交线路车辆客流数据实时获取问题,精确分析某某公交单线、单车客流,为优化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线路线网、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数据支撑;结合路况、节假日等外部因素,运用数据分析算法,深度挖掘线路上、下车客流时空变化规律,实现各条公交线路不同时段、不同区间的客流预测及高峰预警;智能生成统计报表,实现公交运营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公交运营智能化。项目建设能够真正提升公交系统感知能力,并作为后期数据化,信息化扩展的基础能力。目前,某某公交车辆已经安装多套监管相关设备,但是真正对车辆的运营情况的分析,还处于基础阶段,目前车辆的上车数据可以获取,对于乘客分类也可以方便获得,但是下车数据一直是盲区,呈现出的效果是在进行运力调配时,刷卡数据无法直接体现拥挤度,司机个人描述难以度量,没法量化指导加班车辆等安排.而这样的急需运力调配的场景,从后台数据是无法体现的,因此,提升基础感知能力是本次项目的第一个关键目标,在具有了基础感知能力之后,后期再进行运力方面的优化和调整才真正做到有据可查。从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上讲,该项目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更加便捷和互通的数据支持,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及时的了解到车辆载客情况,能够有效帮助群众对出行进行规划,均衡运载量。从精细化运力调配上说,项目可以为整个城市交通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持。精细化的运力调配是一个长期课题,在智能化系统上线之前,想要获取运力实际情况,仅能通过抽样调查进行获得,抽样调查存在几个明显缺点:1)耗费人力高:往往需要专业的统计调查专业人员进行调研,且并非三两个人可以快速实现的,需要遵循严格的统计分析最终得到推算结果;2)时间周期长:调研需要周期,而且还会横跨多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只是为了增加调研的置信度,长时间的调研,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变化的运营形式的要求,上一年得出的结果,无法应用在今年,造成严重浪费。3)存在误差:统计本身是样本推测全体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就存在误差,这个误差无法精确到天和具体的车,最后仅能了解概况;4)非周期情况无法获知:由于某某是一个著名旅游城市,近几年国际知名度持续提升,承办了多场重要会议,在重要会议期间,整个某某的交通情况会出现较大变化,如何做好这类活动期间的运力调配一直是一个难点.在进行系统化的方式提升后,可以通过更加精确的方式进行部署安排,减少对群众交通的影响,可以为整个某某的交通运输调配提供有力支持。基于以上不足,本次建设目标为:1)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流分析系统,完善客流信息获取能力;2)选择重点线路及车辆进行客流监测,部署安装3000台常规公交;3)在快速公交全线落地部署安装,对重点线路客流实现实时监控;4)基于量化数据,逐步构建公交客流分析指标体系;5)构建公交运营特征和乘客出行特征分析,为交通部门决策提供精确客流数据支撑和服务;1.4.2项目建设规模本期计划在某某市公交上,列装3000台常规公交,同时对全部快速公交线路车辆进行设备安装,共安装900辆公交车。具体车辆和线路根据目前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部署安排。项目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软件系统包括: 智能分析终端软件 公交监测分析平台(PC端) 数据中心 手机端看板(手机端)硬件系统包括: 人数监测统计摄像头 智能分析终端 大数据分析服务器1.4.3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平台建设数据存储中心建设内容:公交客流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公交客流统计问题,本方案提出了软硬件结合,PC端手机端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硬件:安装部署智能公交客流监测系统,每辆车安装一组终端设备(2个客流统计摄像机+AI终端为一套)用于采集基础信息。软件:后端公交客流大数据分析系统一套,实现分析公交车上下车人数统计,以及车辆,线路,站点的乘客类型分析,外部因素分析等.数据对接:设备GPS数据与原公交刷卡数据在后台进行关联。对应的服务器和云端部署,相应软件系统搭建等。1.4.4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堂设周期:建设周期约为六个月。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51项目总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IoOo万元1.5.2项目资金来源资金来源:自筹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公交集团单位主要职责:某某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于20XX年XX月由某某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某某特运集团有限公司和某某市运输发展总公司整合成立,20XX年XX月某某公共交通场站有限公司合并入公交集团。集团公司下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数十家。某某公交集团主要负责某某市公共交通运输工作,有四个主要业务 某某市城市公交条块业务 某某市长途客货运条块业务 某某市出租车条块业务 某某市交通辅助条块业务。集团公司主要负责项目有:城市公交、长途客运、出租客运、旅游客运、公交场站及长途汽车站经营、货运物流、汽车维修、培训、旅游及汽车零配件销售、成品油零售等。截止20XX年XX月底,公交集团拥有公交车、长途客货运车辆、出租车、教练车等各类车辆OOo(X)多台,其中公交车OooO多台,长途客货运车辆OoO多台,出租车OOO多台,教练车000台;拥有常规公交线路、快速公交快线及链接线共000条;长途客运班线0000条,长途汽车站0个,汽车检测站00个。集团公司是我市国有公共交通骨干企业,是某某省规模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第3章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3.1 项目现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进而出行人数也急居心上升。“乘车难”及交通设施面临压力,某某交通部门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某某公共交通建设,近年来建设了一系列信息化系统,明显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某某公交模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站点覆盖率,出行成本,线路及线网密集度上属于全国领先。在数据分析层面,也已经可以区分上车乘客类型,对全市运输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然而,在精细化运营及分析上仍然存在盲区.某某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都存在运输量巨大、高峰期乘车难、部分车辆和线路过于拥挤等问题,由于缺乏精确的客流数据支持,具体到车辆的客流分析尚未实现。另外,由于公交客流量较大,一个车门可同时出现上下客情况,对客流调查提出了难度要求。3.2 项目存在问题分析某某常规公交由于下车不需要刷卡,对于乘客下车站点,下车乘客类型等缺乏真实了解,受此影响,公交车辆的排班,线路调整等均需要进行人工的客流调查或通过视频进行追溯,不但难度大成本高,准确度也难以保证.同时,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环节,缺失了下车乘客的数据支持后,接驳和全市级的分析难度持续加大。某某快速公交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运力系统,高峰期客运压力较大。目前,快速公交快线站点均设有进出站闸机,但因闸机仅能统计站点进出站人数,无法区分各线路客流及单车客流量。目前快线公司通过监控设备运用人工方式追踪各线路车辆实载率及乘客出行规律,不仅人工成本大、且统计数据不准确。本方案将常规公交与快速公交纳入客流监测分析环节,可精确分析到线路,车辆,区间运行趋势,并可以为快速公交与公交换乘OD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总体来说,目前某某城市公交客流分析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不精确:缺少双向客流统计数据检测,无精确的车辆、线路、站点登降客流数据 不实时:常规公交因投币等情况,数据不实时;快速公交只有进出站数据,而乘客等待时间,待运乘客数量无法实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