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docx

    • 资源ID:789501       资源大小:14.8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docx

    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油类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后,留在水面上的油类污染物,因光照条件(光催化、自动氧化)、温度、氧化微生物的作用和水文气象条件的不同使水体中油含量有一定的降低。经过风化过程,油类污染物在水体中通常以四种状态存在,即浮油、乳化油、溶解油和凝聚态的残存物(包括海洋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石油类污染物在进入水体后,会在水面上形成厚度不一的油膜。油膜使水面与大气隔绝,使水中溶解氧减少,从而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致使水底质变黑发臭。油膜、油滴还可贴在水体中的微粒上或水生生物上,不断扩散和下沉,会向水体表面和深处扩展,污染范围愈扩愈大,破坏水体正常生态环境。另外,水面浮油还可萃取分散于水体中的氯燃,如狄氏剂、毒杀芬等农药和聚氯联苯等,并把这些毒物浓集到水体表层毒害水生生物。石油污染破坏水体环境给渔业带来的损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石油污染能破坏渔场,沾污鱼网、养殖器材和渔获物,水体污染可直接引起鱼类死亡,造成渔获量的直接减产。其次表现为产值损失,油污染能使鱼虾类生物产生特殊的气味和味道,而且这些气味和味道无论采取怎样的加工方法都无法消除,因此可降低水产品的食用价值,严重影响其经济利用价值。人们在食用受石油煌衍生出的致癌物质特别是多环芳燃污染的水产品时,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及人体的健康和安全。水体中的石油类污染物主要通过动物呼吸、取食、体表渗透和食物链传输等方式富集于动物体内。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含量为0.010.10mgL时,会对水生动物产生有害影响,导致其中毒。另外,石油中有些烧类与一些海洋动物的化学信息(外激素)相同,或是化学结构类似,从而影响这些海洋动物的行为。水体中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问题是环境分析化学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目前水体中油类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和三波数红外分光光度法等。重量法是用有机萃取剂(石油酸或正己烷)提取酸化了的样品中的油类,将溶剂蒸发掉后,称重后计算油类含量。重量法应用范围不受油品的限制,可测定含油量较高的污水,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试剂,测定结果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缺点是损失了沸点低于提取剂的油类成分,方法操作复杂,灵敏度低,分析时间长,并要耗费大量的提取剂,而且方法的精密度随操作条件和熟练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因此,该方法较适合动植物油含量较高的水体,含油量较高的工业废水、石油开采及炼制行业水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油类中芳香族化合物和含共加双键化合物在215260nm紫外区的特征吸收测定油类的含量。该方法是仪器分析油类较好的方法,精密度高,操作简单,适用范围0.0550mgL的含油水样,所用溶剂为石油酸或正己烷,它溶解能力强,来源较广,毒性小。荧光分光光度法是根据有机物吸收紫外光后发射出的荧光强度定量。同紫外一样,产生荧光的物质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和含共加双键化合物。荧光光度法是最为灵敏的测油方法,其测定范围为0.00220mgL,但当油品组分中芳燃数目不同时,所产生的荧光强度差异很大。红外光度法是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I(CH3基团中的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I(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红外光度法分为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利用油中烷燃的甲基、亚甲基在近红外区34m附近的特征吸收,红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烷烧中甲基、亚甲基及芳烧的碳氢振动3个波长的吸收。非分散红外光度法由于没有考虑到芳煌类化合物,当油品中芳烧含量超过25%时,它的吸光系数和通常油品(其中芳煌含量不超过15%)有很大差异。因此,非分散红外光度法采用的标准油品应尽量可能选用与污染源相同或相近的油品。红外分光光度法充分考虑了烷烽和芳香烽的共同影响,但该方法使用的四氯化碳是国际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而议定书限制使用的试剂。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HJ637-201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中,将萃取剂由四氯化碳改为了四氯乙烯。

    注意事项

    本文(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