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管理制度10篇.docx

    • 资源ID:782295       资源大小:28.8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管理制度10篇.docx

    医院管理制度10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定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定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扬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订立的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医院管理制度最新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爱并共享出去。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篇一一、各科室卫生管理1、院内各办公室、值班室、各类工作间,需要职工本身打扫,整理的区域,都有职工负责清理打扫。2、门窗完好,损坏适时维护和修理,纱窗齐全,窗明几亮。室内无灰尘、污渍、水垢、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无卫生死角。3、室内无蚊、蝇、鼠害,无与工作无关物品,办公用品洁净整齐,墙壁无乱挂物品,室内卫生无死角。4、桌面保持乾净卫生,无与工作无关物品。风扇、照明设备等无灰尘。门窗玻璃光亮,无污点、浮尘。5、室内美化要讲究整齐效果,稳重,高雅,整齐,不准乱贴乱挂(医院有统一规定的除外)。6、多人办公室、值班室,应有卫生值日表,区域划分明确,责任到人,张贴上墙。二、科室以外区域清洁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部工作区域的卫生由本部门负责,公共区域卫生布置如下:1、门诊部导医组:一楼大厅、一楼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收费室:一楼诊断室卫生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中药房:二楼大厅、二楼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西药房:三楼窗户玻璃;门诊护理组:输液厅、二楼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综合办公室:三楼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2、住院部何小玲:一楼大厅、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徐金翠:会议室、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扶手、墙面等;杨丽:餐厅、淋浴室、二楼大厅、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餐厅定时开关(由杨丽和当天值班的人负责):早上:7:30开9:00关10:30开13:30关下午:17:00开19:00关3、门诊及住院部公共卫生间按排班值日表。三、清洁工责任区实在要求1、大门光亮无灰尘,各科室门窗清洁,光亮无灰尘。2、地面清洁无污染物、垃圾、烟头、纸屑等,窗台洁净无杂物、垃圾、烟头、纸屑等,窗台洁净无杂物。暖气管道,水管无灰尘污物。3、废纸篓、痰盂洁净无污渍,清理适时。4、洗手盆无污垢、菜渣、水渍,镜面光亮无水渍污物。5、拖布池无积水、污物、水垢、内外洁净,拖把摆放整齐,各类花草艳丽,无灰尘。6、楼梯,扶手光亮无灰尘。7、墙壁、墙转无蜘蛛网,无灰尘,无乱贴乱挂。8、室内设施各角,面无灰尘、污渍,无卫生死角。9、卫生间清洁无残留大、小便,无水垢、尿渍,无异味。10、室内无蚊、蝇。医院管理制度篇二1、负责订立本院、本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并组织实在实施。2、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医院环境污染情况、消毒药械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并提出考评看法。3、对有关防备和掌控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引导。4、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适时向全院反馈,并按要求上报。5、对医院感染及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掌控措施并引导实施。6、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主管院长报告。7、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供给引导。8、协调医院各科室、各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提出业务技术引导。9、对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掌控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适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回汇报。10、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防备和掌控医院感染的。宣扬教育及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考评。11、参加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12、向全院介绍、推广行之有效的消毒药械,监督检查全院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等用品的购入、使用、处理等情况。13、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防备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供给引导。14、督促和要求检验科定期收集总结医院各种临床标本细菌培育及药敏试验,并将结果向各临床科室反馈,以供合理选用抗生素参考。15、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防备与掌控方面的科研工作,供给有关医院感染咨询。16、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主管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医院管理制度篇三1、安装,拆改,增设电气设备或架设临时电路时,必需报总务科批准,宾按有关规范进行施工,完工后总务科须将有关资料告知守卫科。2、电气设备停用或下班后,各科室(班组)应切断电源。3、各科室(班组)要常常检查电气设备,发觉问题适时找电工维护和修理,总务科,守卫科应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和定点检查,适时排出隐患。4、不准乱接电灯,电线,不准违章用电和超负荷用电。5、各种电气开关,医疗设备,电控箱(柜)等电气设备应保持清洁,不准在其相近和下面堆放易燃,可燃物。6、非电工不准私自拆改和维护和修理电气设备和电缆线。7、任何科室和职工不得私自存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8、任何科室和职工严禁医院建筑物内和重点部位内焚烧物品或燃烟花鞭炮。9、各科室在动用气,电焊之前,必需经总务科,守卫科批准,要有现场监护人和配备灭火器材并实行措施确保安全。10、医疗电气设备应定期清洗,医疗电气设备的摆放应符合安全要求Q11、各科室应做到人走断电,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医院管理制度篇四1、内镜诊疗区域应当布局合理,设登记室、候诊室、独立的清洗消毒室、内镜诊疗室及内镜储存(室)柜。2、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洁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收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学问培训,正确把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实施标准防备。3、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进行,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必需独立设置,并保证通风良好。4、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下消化镜不能分室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5、灭菌内镜诊疗应当在达到11类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手术区域的要求管理。6、进行内镜诊疗前需对病人做HBSAg、抗HeV、抗HIV筛查,并有记录。凡检测阳性者、已知特别感染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布置在每日检查的最终。7、内镜及附件数量应当和接诊病人数量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达到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8、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应当分开,不得混用。9、内镜凡能拆卸,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刻清洗消毒或灭菌(实在方法见流程图)。采纳机器清洗消毒的内镜,机洗前须先手工清洗。10、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掌控。11、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12、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附件及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等必需灭菌。13、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须进行高水平消毒。14、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管于专用清洁柜内。储存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灭菌后的内镜及其附件等必需置于无菌物品柜内存放。15、弯盘、敷料缸应采纳压力蒸汽灭菌,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纳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16、每日监测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并保管,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刻更换。定期做好内镜及附件、器械、消毒剂的生物学监测。17、每日诊疗工作结束,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刷洗洁净后备用。18、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对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的室内空气、地面、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医院管理制度篇五(一)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1、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目标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机构。它的重要任务是实施感染掌控和管理计划。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兼任,其他成员为有关学科的科主任构成。2、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是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医务部领导的专职机构。3、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4、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一般由个科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担负,也可指定专人管理。(二)各级感染管理组织职责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职责、在医务部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引导下,做好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负责医院内感染的日常检测,结合本科室实际采纳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并对医务人员(包含护士、清洁工)进行有关掌控医院内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教育工作、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等规章制度的落实。、适时发觉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帮助并督促主管医师留取标本,使院内感染病例的病原送检率必需达100%(其他感染的病原送检率须达60%),填写病历首页并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使院内感染漏报率20%,实行掌控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积极向护理部提出关于消毒灭菌、掌控院内感染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有关方面的科研工作,使院内感染率10%o(三)医院感染管理的掌控措施1、消毒灭菌与隔离、医院必需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需消毒。全部需要消毒和灭菌的物品都必需彻底清洗洁净。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依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如压力蒸汽灭菌(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干热灭菌(油、粉、膏);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可选用化学消毒法,如环氧乙烷灭菌(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人造移植物等)、2%的戊二醛浸泡灭菌等;消毒首选煮沸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才用化学方法。、化学消毒依据不怜悯况可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需了解消毒剂的性能、杀菌谱、使用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用于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视不怜悯况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甲醛不能用于空气的消毒,甲醛熏箱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的消毒,不能用于灭菌,消毒方法不能采纳自然挥发熏蒸法、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需每周消毒;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管;氧气湿化液应每日更换无菌水。、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1用流动水洗手,开关最好采纳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2清洁剂应保持清洁、干燥。3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负责对本单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采购、使用管理及回收处理进行监督,并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医院所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厂家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或生产许可证及卫生许可证。、医院采购部门每次购置必需进行质量验收,定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贷款汇寄帐号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一批号产品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及失效期,随机进行产品生物及热原抽检。、医院采购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定货与到货时间、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失效期、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严格保管,库房库存,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存放于地板架上,离地面20公分。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部门。、使用科室不得擅自购进、更换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应计划领取,使用前检查单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干净等。、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物理性、化学性变动,感染或有关医疗事件,必需留下样本,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临床表现、处理结果;所涉及一次性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适时上报。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管理制度10篇.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