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的课程设计.docx

    • 资源ID:780003       资源大小:278.0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的课程设计.docx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要求:实践课程是使学生融会贯通本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计算和安装调试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认识和熟悉元器件和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通过电子技术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使学生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1、 结合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单片机电子线路CAD等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按要求独立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会查阅相关手册和资料,通过查阅手册和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3、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包括中规模芯片、专用芯片和可编程器件);4、掌握基本的现代电子技术设计工具和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技术;5、 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术,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6、 认真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二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课题十九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基本要求:设计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实现有线通信,一方为发送,另一方为接收。提高要求: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相互通信,并能实现校验。三 .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每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系统。工作量如下:1、电路原理图(A3幅面)1张,要求Protel软件绘制;2、PCb版图(A3及以上幅面)1张;3、设计说明书(20-30页)1本,内含能编译通过的源程序(有必要的注释)。目录一、前言4二、键盘设计51、硬件接线部分52、4X4矩阵键盘识别处理73、键盘识别处理程序8三、单片机的选择及其程序设计101、单片机型号的选择102、协议设计103、双机连接电路图114、甲机程序115、乙机程序16四、数码管显示设计16五、总体电路图21六、设计小结22七、参考文献23一WS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其应用相当广泛。一个MCS51系列的单片机(如AtnIeI89c*)内部包含有RAM、FLASHROM、两个或者三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一个通用异步串行通信控制器(UART)等多种资源。但即便如此,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仅仅一个单片机资源还是不够的,因此而常常需要扩充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RAM、ROM等。采用通用的标准器件进行扩充是通常的做法,但将单片机本身作为一个通用的扩充器件来使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系统中就使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片机,而单片机之间就要通过互连来进行数据通信。MCS51系列的单片机(以下简称单片机)都带有串口,利用串口进行互连通信极为方便,其各种连接方式在许多书籍和资料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重述。但如果系统要求扩充的资源是对外连接的串口,或对相互之间的数据传送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则单片机的串口就不能用作系统内两单片机的通信接To所幸的是,单片机的并行端口也能相互连接来进行数据通信。根据单片机端口内部结构的特点,这些端口的端口线可以直接相连,从而使两单片机之间并行通信接口的实现不用另外的硬件电路设备。此次设计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展开的。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二、键盘设计(I)硬件接线部分考虑到此次设计要求用到的按键数比较多(09,AF共16个按键),为了节约I/O资源,采用行列式键盘,如图(1)所示按键编排如图(2)所示00图(2)(2)4X4矩阵键盘识别处理按键设置在行列式交点上,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当行线通过上拉电阻接+5伏时,被钳位在高电平状态,事先认为设定好行线和列线的序号。此处设行号为i,从上到下编为0-3对应于Pl0-pL3口,列线设为j,从左到右编为0-3对应于pL4-pl.7口。每个按键有它的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事先有数组存放好对应键值的段选码。矩阵的行线和列线分别通过两并行接口和CPU通信。每个按键的状态同样需变成数字量“0”和“1”,开关的一端(列线)通过电阻接Vcc而接地是通过程序输出数字“0”实现的。键盘处理程序的任务是:确定有无键按下,判断哪一个键按下,键的功能是什么;还要消除按键在闭合或断开时的抖动。两个并行口中,一个输出扫描码,使按键逐行动态接地,另一个并行输入按键状态,由行扫描值和回馈信号共同形成键编码而识别按键,通过软件查表,查出该键的功能。(3)键盘识别处理程序键盘实现程序如下:voidscanf(void)uchar/*键盘扫描子程序*/i,J,k=0;*i为行号,j为列号*/charunsignednum44=0xc0,0xf9,0xa4,OxbO,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l,0x86,0x84;*采用共阳极输出*/while(l)(for(k=0;k<8;k+)*循环8次,取得8个键盘键值*/*存入TAB数组*/Pl=OxOF;delay();*软件延时去抖动*/if(Pl&OxOF)!=OxOF)switch(Pl)*确定仃万*/(case0x07:i=3;break;caseOxOb:i=2;break;caseOxOd:i=l;break;caseOxOe:i=0;break;default:break;Pl=OxFO;反转行和列上的电平if(Pl&0xF0)!=OxFO)(switch(Pl)/*确定列号*/(case0x70:j=3;break;caseOxbO:j=2;break;caseOxdO:J=I;break;caseOxeO:j=0;break;default:break;TABk=numLjLi;API输出对应的按键值*/)三、单片机的选择及其程序设计(1)单片机型号的选择单片机选用两片Atmel公司的常用芯片AT89C51,一片用于接收键盘的输入并做出判断,一片用于接收数据并驱动8个七段数码管实现动态显示。AT89C51完全可以满足功能要求,而且价格便宜,容易获得。(2)协议设计规定协议内容如下:数据传输的双方均使用2400bps的速率传送数据,使用主从通信方式,主机发送数据,从机接收数据,双方在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时使用查询方式。(此处设计甲机发送,乙机接收)双方开始数据传输时,甲机先发送AAH给乙机,当乙机接收到AAH之后,向甲机回答BBH。甲机收到BBH后就把数码表TAB8中的8个数据发送给乙机,并发送校验和。乙机收到8个数据并计算收到的数据的校验和,与甲机发送过来的校验和进行比较,若校验和相同(正确)则发送OOH给甲机;否则发送FFH(错误)甲机,重新接收。乙机接收到8个数据后送8个数码管动态显ZjO(3)双机连接电路图如图(4)所示h-11H-g=三=W-三z三4编尧汨:?境生公Ee鼻鼻,:二IwT指A22FfrL-i=一=g圭y三三wW安策密知簿7-1?V-d-三三E二:£君片r三潘一.;I.1,二-1图(4)(4)甲机程序ftinclude<reg52.h>ftdefineucharunsignedcharucharTAB81:i, sum;uchar*sum为求和校验*/delay (void)void/*延时程序*/intj;for(j=0J<12000jj÷+);)scanf ()void/*键盘扫描程序*/uchari,j,k=0;charunsignednum44=0xc0,0xf9,0xa4,OxbO,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Oxal,0x86,0x8e);while(1)for(k=0;k<8;k+)Pl=OxOF;delayO;*软件去抖动*/if(Pl&OxOF)!=OxOF)switch(Pl)case0x07:i=3;break;caseOxOb:i=2;break;caseOxOd:i二l;break;caseOxOe:i=0;break;default:break;)Pl=OxFO;*反转行和列上的电平*/if(Pl&0xF0)!=OxFO)switch(Pl)case0x70:j=3;break;caseOxbO:j=2;break;caseOxdO:j=l;break;caseOxeO:j=0;break;default:break;TABk=numji;*P1输出对应的按键值*/)voidinit(void)/*初始化程序*/TM0D=0x20;THl=Oxf3;/*波特率为2400bps*/TLl=Oxf3;PCON=OxOO;/*SMOD=O*/TRl=I;/*开Tl中断*/SC0N=0x50;/*接收允许*/)void/*发送函数*/do(SBUF=Oxaa;/*发送握手信号OXAA*/while(!TI);/*等待接收*/TI=O;/*传送完复位*/while(!RI);/*等待接收*/RI=O;/*接收完复位*/)While(SBUFI=Oxbb);send (void)/*甲机收到BBH后就把数码表*/TAB8*中的8个数据发送给乙机,并发送校验和*/dosum=0;for(i=0;i<=7;i+)SBUF=TABi;*发送段选码*/sum+=TABi;/*和校验*/while(!TI);TI=O;)SBUF=sum;/*发送校验和*/while(!TI);TI=O;while(!RI);RI=O;While(SBUFI=O);等待接收)main()主程序init();scanf();send();)(5)乙机程序ftinclude<reg52.h>ftdefineucharunsignedcharvoidinit(void)初始化程序TM0D=0x20;THl=Oxf3;波特率为2400bpsTLl=Oxf3;PCON=OxOO;TRl=I;SC0N=0x50;)voiddelay(void)*延时程序*/ucharj;for(j=0j<12000J÷÷);)voidreceive(void)接收函数uchari,sum;ucharTABS8;定义接收数组dow

    注意事项

    本文(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的课程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