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护理技巧实操.docx

    • 资源ID:762157       资源大小:31.9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护理技巧实操.docx

    耳穴埋籽耳穴埋籽是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郭上的穴位或反应点,使局部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进机体的阴阳平衡,到达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措施。【适应范围】解除或缓和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常用于失眠、疼痛、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日勺护理干预,并起到协同治疗日勺目的。【禁忌症】1.耳部有炎症、冻伤。2.妇女妊娠期。【评估患者】1 .重要临床体现、既往史及过敏史。2 .耳部皮肤状况。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 .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5 .女性患者与否处在妊娠期。【告知患者】局部感觉;热、麻、胀、痛。【物品准备】1 .耳穴埋籽盘:弯盘、耳豆板、75%乙醇、棉签、探棒、止血钳、治疗碗、耳模。2 .治疗单、手消毒剂。【操作程序】1 .查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2 .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医嘱及患者信息。3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贴药部位。4 .遵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5 .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郭大小而定。6 .在选好耳穴的位置上压籽并按压,观测患者局部皮肤,问询有无不适感。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顿床单位。7 .查对医嘱,告知注意事项,整顿用物,洗手。8 .做好记录并签名。【护理及注意事项】1 .留置期间嘱患者用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压23次,以增强疗效。2 .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3 .观测患者耳郭皮肤状况,注意有无过敏、破溃等。4 .留置时间:夏季留置13天,冬季留置710天。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运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导致局部瘀血现象,到达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作用的一种操作措施。【适应范围】1.缓和风寒湿痹所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2.用于疮疡及蛇毒咬伤日勺急救排毒。【禁忌症】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 .局部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 .胸腹部、孕妇腰舐部。【评估患者】1.重要临床体现、既往史及过敏史。4 .实行拔罐处的皮肤状况。5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6 .凝血机制与否正常。7 .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8 .女性患者与否处在妊娠期。【告知患者】1.由于罐内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大小相称的紫红色瘀斑,数后来自然消失。2.个别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也许出现水疱。【物品准备】1 .中医护理盘(拔火罐盘):玻璃罐、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小口瓶、纱布。2 .治疗单、手消毒剂。【操作程序】1 .查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2 .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医嘱及患者信息。3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4 .在选好的部位进行拔罐。观测罐口吸附状况及皮肤状况,并问询患者有无不适感。5 .常规留罐1015min后起罐。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并取舒适体位,整顿床单位。7 .查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整顿用物,洗手。8 .做好记录并签名。【护理及注意事项】1 .拔罐时应采用舒适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适宜拔罐。2 .注意保暧,保护患者隐私。3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与否平滑,有无裂痕。4 .乙醇棉球勿过湿,防止烫伤。5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6 .起罐时切勿强拉。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等待自行吸取;如水疱过大,应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覆盖无菌敷料。7 .使用过的火罐,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备用。灸法灸法是采用以艾绒为重要原料制成的艾条或艾柱,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运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到达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一种操作措施。【适应范围】解除或缓和多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常用于胃脱痛、泄泻、风寒湿痹、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等症状的护理干预。【禁忌症】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适宜施灸。2 .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舐部不适宜施灸。【评估患者】1 .重要临床体现及既往史。2 .体质及施灸部位的皮肤状况。3 .对热、痛的耐受程度。4 .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5 .女性患者与否处在妊娠期。【告知患者】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也许出现水疱等烫伤状况。2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时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3 .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物品准备】1 .中医护理盘(艾灸盘):艾条、火柴或打火机、弯盘、小口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2 .治疗单、手消毒剂。【操作程序】1 .查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2 .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医嘱及患者信息。3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应注意保暖。4 .遵医嘱,实行对应的灸法。5 .在施灸过程中,随时问询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烫伤。6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7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8 .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并取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9 .查对医嘱,告知注意事项,整顿用物,洗手。10 .做好记录并签名。【护理及注意事项】1 .施灸次序: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2 .施灸后局部皮肤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不必处理,可自行吸取。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3.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法是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到达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操作措施。【适应范围】1、缓和多种急、慢性疾病日勺临床症状。2、通过穴位按摩,到达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禁忌症】1、多种出血性疾病。2、孕妇腰腹部、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3、妇女月经期或妊娠期。【评估患者】1、重要临床体现、既往史及过敏史。2、按摩部位皮肤状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5、女性患者与否处在妊娠期。【告知患者】局部感觉:酸、麻、胀、痛。【物品准备】1、根据穴位准备治疗巾。2、治疗单、手消毒剂。【操作程序】1、查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2、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医嘱及患者信息。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按摩部位,注意保暖。4、遵医嘱确定腌穴部位及按摩手法。5、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排空膀胱。6、操作过程中观测患者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止发生意外。7、操作后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并取舒适体位,整顿床单位。8、查对医嘱,告知注意事项,整顿用物,洗手。9、做好记录并签名。【护理及注意事项】1.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2 .操作者应修剪指甲,以免损伤患者皮肤。3 .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4 .注意观测患者的反应,亲密观测患者有无特殊不适状况。刮箱疗法刮痛疗法是应用边缘光滑的羊角、牛角片或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纽扣等工具,蘸润滑油或清水,或药液、药油,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肤出现瘀斑,通过疏通媵理,到达周身气血畅通,逐邪外出日勺一种操作措施。【适应范围】1、多种急性疾病,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2、感冒、胸闷、头痛。【禁忌证】1、心、肾、肺功能衰竭,久病体虚过于消瘦的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急腹症、急性传染病、破伤风、狂犬病、精神病发作期患者。3、妇女月经期或妊娠期。4、有皮肤破损或病变部位。5、久病体弱、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评估患者】1、重要临床体现、既往史及过敏史。2、刮痛部位日勺皮肤状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5、女性患者与否处在妊娠期。【告知患者】局部感觉:酸、麻、胀、痛、灼热。【物品准备】1、中医护理盘(刮痛盘):刮具、治疗碗、清水或药水、小毛巾、纱布、必要时备浴巾、屏风。2、治疗单、手消毒剂。【操作程序】1、查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2、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医嘱及患者信息。3、关闭门窗,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刮痛部位,检查局部皮肤状况。4、蘸湿刮具在选定部位从上至下、单一方向刮擦,如皮肤干涩,随时蘸湿再刮,直至皮肤红紫。5、刮擦过程中观测患者局部皮肤状况,以出现痴点即可。问询患者有无不适。6、操作完毕,为患者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整顿衣着并取舒适体位,整顿床单位。7、查对医嘱,告知注意事项,整顿用物,洗手。8、做好记录并签名。【护理及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防止对流风。注意保护患者隐私。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患者感觉疼痛不能忍受时应改为轻刮,皮肤出现痣点即可。婴幼儿皮肤娇嫩,可使用间接刮法,给老年人刮痛力度宜轻柔。3、部位选用和刮治次数可视病情而定。一般痛点展现紫黑色为病重,应多刮;如出现鲜红色痛点或不易刮出痛点为病轻,可少刮。4、要随时观测病情变化,如出现疼痛异常、冷汗不止、胸闷烦躁等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操作,告知医师,配合处理。5、勿在患者过饥、过饱和过度紧张的状况下实行刮箱。6、刮痛后患者需要休息半晌,可合适饮水,禁食生冷、酸辣、油腻或难消化之品。7、使用过的刮具,应清洁消毒,擦干备用。中药泡洗法(中药泡足)中药泡洗法(中药泡足)是将足部浸泡在中药药液中,运用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腌穴等部位的直接吸取,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而到达增进气血运行、畅通筋络作用的一种操作措施。【适应范围】1、消除疲劳,改善睡眠。2、缓和关节疼痛、肿胀、寒凉、屈伸不利等症状。【禁忌症】1、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2、出血性疾病(包括急性外伤出血)3、传染性皮肤病。4、急性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孕妇及小朋友慎用。【评估患者】1、重要临床体现、既往史及过敏史。2、泡洗部位日勺皮肤状况。3、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4、女性患者与否处在妊娠期。【告知患者】1、药液温度、浸泡时间。2、防止烫伤。【用物准备】1、药液、足浴桶、一次性足浴袋、水温计、一次性手套、毛巾及洗脚盆(自备)。2、治疗单、手消毒剂。【操作程序】1、查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2、洗手,准备用物。将药浴桶内注入三分之二的清水,温度设置为38至48度。3、将一次性药浴袋套于足浴桶内,将药液注入一次性足浴袋中,加入3至4L清水。4、调整温度,测量药液温度(38至48度)。再次查对医嘱,协助患者进行泡足。5、泡洗过程中,观测患者泡洗部位皮肤状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并立即告知医生。6、泡洗完毕,协助清洗足部,擦干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并取舒适卧位。7、查对医嘱,告知注意事项,整顿用物,洗手。8、做好记录并签名。【护理及注意事项】1、冬季注意保暖。2、泡洗药液温度在38至48度,以防烫伤。3、观测患者泡洗部位皮肤状况,注意有无过敏、破溃等。3、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湿敷法湿敷法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通过药液的渗透及冷热原理,到达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的一种操作措施。【适应范围】丹毒、脱疽、急性湿疹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护理技巧实操.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