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利规划编制提纲及成果要求、评价指标.docx
-
资源ID:75104
资源大小:23.7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城市水利规划编制提纲及成果要求、评价指标.docx
附录A:城市水利规划编制提纲及成果要求A.1城市水利规划编制提纲1、城市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1.2 社会经济概况1.3 城市水系、水生态环境概况2、城市水利概况2.1 城市水利现状2.2 相关规划对城市水利的要求2.3 城市水利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3、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3.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3.2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4、总体规划4.1 编制依据4.2 指导思想4.3 基本原则4.4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4.5 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4.6 总体布局5、城市河湖水域空间管控规划5.1 水生态空间范围界定及分区5.2 河湖水域管理范围划定5.3 河湖水域空间分类管控布局6、城市水资源利用规划6.1 城市用水配置规划6.2 城市供水配置规划6.3 城市供水水源工程规划6.4 城市应急供水调度与管理方案7、城市防洪治涝规划7.1 城市防洪治涝总体布局7.2 城市防洪治涝分区及防洪治涝标准7.3 城市防洪治涝规划方案7.4 非工程措施规划7.5 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8、城市水生态文明规划8.1 水资源保护规划8.2 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修复规划8.3 水土保持规划8.4 滨水空间规划8.5 水系连通规划8.6 水利血防规划8.7 生态水量泄放规划9、城市水(利)管理规划9.1 城市水资源管理规划9.2 城市河湖水域管理规划9.3 城市水管理能力建设规划9.4 城市智慧水利建设规划10、环境影响评价10.1 规划分析10.2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10.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4 减缓对策措施与监测跟踪评价I1.投资匡算及规划实施意见11.1 投资匡算11.2 规划实施意见11.3 重点工程12、实施效果评价与保障措施12.1 规划实施效果分析12.2 保障措施13、结论及建议13.1 结论13.2 建议A.2城市水利规划成果要求1 .城市水利规划报告2 .城市水利规划条文(或简本)3 .城市水利规划附图册(图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图件)(1)城市总体规划图(2)城市水利规划区范围图(3)城市水系分布图(4)城市现有水利工程分布图(5)城市水功能区划图(6)城市岸线功能区划图(7)城市水利规划总体布局图(8)城市水域景观方案图(9)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图(10)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工程图(11)城市水系连通和水系保护与利用规划图(12)城市第二水源(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布置示意图(13)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布置示意图B.0.1城市水利规划指标见表B.0.1,规划编制时可根据城市水利特点及规划要求,参照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B.0.1城市水利规划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名称序号二级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性质指标意义一、防洪治涝安全A1.防洪能力指数()预期性反映城市防洪能力建设状况A2治涝能力指数()预期性反映城市治涝能力建设状况A3洪涝灾害损失率()预期性反映城市防洪减灾成效状况二、水资源保障B1.城市供水保证率(%)约束性反映城市正常供水保障能力状况B2降雨蓄滞率()预期性反映城市雨洪调蓄及综合利用能力水平B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约束性反映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状况二、水环境保护C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预期性反映水功能区水质状况C2湖库富营养化指数()预期性反映河湖生态环境状况C3水域面积率()约束性反映水域调控能力状况C4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率(%)约束性反映水功能区污染控制情况C5废污水达标处理率()预期性反映城市排污治理能力四、水生态修复D1.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率(%)预期性反映水土流失治理管理水平D2河湖生态护岸比例(%)预期性反映护岸生态环境状况D3河湖生态(最小)流量满足程度(%)预期性反映水生态系统健康程度D4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约束性反映河流纵向原生态状况五、水(利)管理及管控能力E1.用水控制总量(亿a?)约束性反映城市用水总量控制状况E2万元GDP用水量(?/万元)约束性反映城市总体用水效率E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约束性反映城市工业用水效率E4监测预警能力预期性反映水管理能力的综合指标E5管控制度体系预期性反映水利管控制度建设的指标B1.、防洪治涝安全(1)防洪能力指数:指城市规划区符合防洪标准的防护区面积占防护区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防洪能力指数(%)二(符合防洪标准的防护区面积/防护区总面积)X100%。(2)治涝能力指数:指城市规划区符合治涝标准的易涝区面积占易涝区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治涝能力指数(%)二(符合治涝标准的易涝区面积/易涝区总面积)x100%。(3)洪涝灾害损失率:指城市规划区设计标准情况下的洪涝灾害损失的经济值与当年GDP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洪涝灾害损失率()=(设计标准情况下洪涝灾害损失值/GDP总量)×100%oB2、水资源保障(1)城市供水保证率:指设计保证率下来水量,城市正常供水天数占当年供水总天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城市供水保证率()=设计保证率来水量条件下正常供水天数/当年供水总天数X1.O0%。(2)降雨蓄滞率:指城市建成区江河湖塘等能够有效滞蓄雨洪的调蓄容积与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降雨蓄滞率()二(城市建成区雨洪蓄滞容积/城市建成区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00%o(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指区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个数占总个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达标饮用水水源地个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数)×100%oB3、水环境保护(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个数占选定水功能区总个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个数/选定水功能区总个数)×100%o(2)湖库富营养化指数:指主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指数平均值。计算公式为:湖库富营养化指数=(各参与评价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指数之和/参与评价的湖泊、水库总数)×100%o(3)水域面积率:指城市水域面积与城市区域总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水域面积率二(水域面积/区域总面积)×100%o(4)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率:指入河排污量在其纳污能力范围之内的水功能区个数占区域水功能区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率()二(入河排污量在其纳污能力范围之内的水功能区个数/水功能区总数)×100%o(5)废污水达标处理率:指城市废污水达标处理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废污水达标处理率()=(城市废污水达标处理量/城市废污水排放总量)×1.%oB4、水生态修复(1)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率:指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地面积中已落实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土地面积,计算公式为: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率()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易发生水土流失面积)×100%o(2)河湖生态护岸比例:指全部人工建设护岸中生态护岸长度所占比例。计算公式为:河湖生态护岸比例()=(已建生态护岸长度/人工建设护岸总长度)×100%o(3)河湖生态(最小)流量满足程度:指主要河流典型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率的均值。计算公式为:河湖生态流量满足程度()二(各参与评价河湖生态流量满足率之和/参与评价河湖总数)×100%o(4)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指每100km河长中阻隔河流连通的人工建筑物数量。计算公式为: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二(阻隔河流连通的人工建筑物数量/参与评价河流总长度)×100kmoB5、水利管理及管控能力(1)用水控制总量:指一定用水量控制下实际用水总量,计算公式为:用水控制总量(亿m3)=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2)万元GDP用水量:指城市当年度总用水量与当年度GDP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实际用水总量/GDP总量。(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城市工业用水量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nW万元)二工业用水量/工业增加值。工业用水量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包括火电直流冷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按新鲜取用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4)监测预警能力:指水资源保护及河湖健康监测评估覆盖率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5)管控制度体系:河湖保护与管理、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空间管理、监督考核与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