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市政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 资源ID:683101       资源大小:97.4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市政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市政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审核:审批:20xx年XX月目录一 .缺角、损边4二 .表面蜂窝、麻面4三 .规格尺寸超标4沥青制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4一.沥青混合料外观41. 1沥青混合料花料42. 2沥青混合料粗细分离53. 3沥青混合料结团、结块54. 4沥青混合料干枯55. 5沥青混合料松散66. 6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中混有粗集料67. 7沥青混合料和易性差6二、沥青混合料性能68. 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达不到要求69.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流值达不到要求710. 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空隙率达不到要求。711. 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沥青饱和度达不到要求712. 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达不到要求7三、装运过程813. 1运输车辆底部粘料814. 2运输车辆底部沥青混合料有花料8四、乳化沥青815. 1沥青与水溶液油水分离816. 2乳化沥青与石料缺乏粘结性817. 3筛上剩余量超标准918. 4蒸发残留物含量过高或过低919. 5乳液标准粘度或恩氏粘度过大或过小920. 6贮存稳定性不合格10五、再生沥青混合料1021. 1再生沥青混合料整体性差1022. 2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材料拌制不均匀10六、改性沥青1123. 2改性剂不能被热沥青充分溶解(混融机械搅拌式)1124. 3改性沥青的性能发生变化1225. 4改性沥青混合料花料12一.缺角、损边1 .现象局部棱角损坏、断裂、脱落。2 .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较低。(2)拆模、脱模、搬运、堆放时,操作方法不当,碰撞损坏。3 .预防措施(1)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搬运。(2)在拆模、脱模、搬运、堆放时,注意操作方法,防止碰撞损坏。4 .治理方法及时修复,如影响使用功能,应报废处理。二,表面蜂窝、麻面1 .现象构件表面缺少水泥砂浆形成石子外露。2 .原因分析(1)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或振捣时间不够、漏捣,造成缺浆。(2)模具组装不严,拼缝过大,无止浆措施,由漏浆而引起蜂窝、麻面。三.规格尺寸超标1 .现象构件的规格尺寸一项或多项超过允许偏差值。2 .原因分析(1)模具磨损变形,组装不紧固。(2)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大或脱模过早,混凝土自行坍塌。3 .预防措施(1)加强模具维护保养,及时检修模具。做到配件齐全。(2)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模具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而定,控制在混凝土不发生塌落变形时为准。(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4 .治理方法按其结构功能,降级使用或报废。沥青制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一.沥青混合料外观1. 1沥青混合料花料1 .现象沥青混合料中有少量石料颗粒没有被沥青均匀裹覆。2 .原因分析(1)沥青加热温度或矿料加热温度没有达到规定温度。(2)有冲灰或漏料现象。(3)拌和时间短。(4)沥青用量偏少。3 .防治措施(1)沥青温度或矿料温度须加热到规定温度。(2)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3)适当增加拌和时间。(4)按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找出最佳沥青用量。I.2沥青混合料粗细分离1 .现象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颗粒明显分离。2 .原因分析(1)沥青或集料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拌制温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2)冷集料进料不均匀。(3)细集料过多。(4)拌和时间短。(5)振动筛频率偏小,过筛不清,大仓中有小颗粒集料。3 .防治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沥青和集料加热到规定温度使沥青混合料拌制温度达到规定温度。(2)控制冷集料进料比例和速度。(3)适当减少细集料用量。(4)适当延长拌和时间。<5)改进设备,使振动筛频率达到要求。1 .3沥青混合料结团、结块2 .现象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和沥青结成呈椭圆形状或扁平状,直径或外径尺寸超过IOmm团块。3 .原因分析(1)填料和沥青用量偏多。(2)原材料中集料有泥团。4 3)05mm细集料含水量过高,或含粉量高。<4)拌缸死角、或者拌缸壁积料,被沥青粘附后成块状下坠。3.防治措施(1)适当减少填料和沥青用量,生产前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标准配合比。见附表2或附表3。(2)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厂质量,不合格原材料不得投入生产。见表1.116,表1.119,表1.18()(3) 05mm细集料堆放应有防雨棚,防止雨水进入。采购。5mm材料时应控制好质量,对含粉量高的细集料在使用时适当增加35mm颗粒含量。见表1.1-17或表1.1-18。(4)经常清除拌缸内积料。1. 4沥青混合料干枯1 .现象沥青混合料温度超过规定的出厂温度或低于规定的出厂温度。沥青混合料温度高,冒青烟,表面没有光泽。沥青混合料温度低,显得干硬,尤其粗集料上沥青包裹不足,这种沥青混合料强度低,不易压实,易松散。2 .原因分析(1)燃油泵压力过高。(2)集料含水量或高或低。(3)冷集料进料速度不均匀,集料进料比例控制不当。(4)温度仪表显示失准,导致工人误操作。3 .防治措施(1)根据集料含水量的变化,适当调整燃烧压力,使集料温度达到规定温度(见附录1)。(2)控制好粗细集料进料比例及速度。(3)加强仪表维修和保养工作。(4)加强生产过程检测工作,及时调整、维修的温度仪表。1 .5沥青混合料松散I.现象沥青混合料没有粘结力,出现松散。2 .原因分析(1)沥青加热温度太高,致使沥青老化,粘结力下降或没有粘结力。(2)没有按标准配合比拌制。(3)掺用黄砂太多。(4)酸性石料没有掺抗剥离剂。3 .防治措施(1)沥青加热到规定温度(见附录1)。(2)严格按标准配合比进行生产。(3)适当减少黄砂用量或用。5mm细集料代用黄砂。(4)采用酸性石料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须掺加抗剥离剂。1.6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中混有粗集料1 .现象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中含有少量粗集料。2 .原因分析(1)热料仓筛网破损,粗集料漏进小仓。(2)运输车辆没有清扫干净。(3)储料仓粘料、拌缸死角料或拌缸积料没有清除干净。3 .防治措施(1)经常检查筛网,对破损筛网及时更换。(2)粗集料仓溢满时及时放回笼。(3)运输车辆装料前应清扫干净。(4)定期清除储料仓或拌缸死角料或粘料。1. 7沥青混合料和易性差1 .现象沥青混合料过份粘稠手工难于摊铺。2 .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温度低。(2)沥青、细集料或填料太多。(3)拌制特细式沥青混合料时未加黄砂或少加黄砂。3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好产品出厂温度(见附录1)。(2)适当减少细集料、填料、沥青用量。(3)按标准配合比掺加黄砂。二、沥青混合料性能2. 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达不到要求1 .现象沥青混合料成型后抵抗外力能力比较低,易松散和脱粒。2 .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未达到标准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2)填料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3)粗集料针片状含量高,压碎值达不到要求,细集料含泥量高。(4)沥青加热温度过高,致使沥青老化,或沥青质量不符合要求。3 .防治措施(1)根据标准配合比拌制沥青混合料(见附录11,附录III)。(2)严格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加强原材料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沥青、填料及集料不得投入生产。见表1.116,表1.I8,表1.1-40,表1.141。(3)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沥青和石料温度,将沥青温度和石料温度加热到规定温度(见附录1)。2.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流值达不到要求1 .现象沥青混合料变形过小或过大,冬天易开裂,或者夏天易变软。2 .原因分析在矿料配合比正常情况下,填料与沥青用量比例不当。3 .防治措施(1)在矿料级配符合规范情况下,填料用量多,相应增加沥青用量。填料与沥青用量比例直为11.2范围。(2)精心设计标准配合比,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见附录正、附录皿)。2.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空隙率达不到要求。1 .现象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易渗透雨水,沥青易剥落。空隙率太小,路面失稳或路面过于光滑。2 .原因分析集料级配不佳。3 .防治措施(1)精心配制标准配合比,严格按照标准配合比进行生产。(2)选用合格、适当的各种规格集料。见表1.1-7或表1.1-8,表1.1-17,表1.1-18,表1.1-19,>2. 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沥青饱和度达不到要求1 .现象饱和度是沥青填充空隙的程度,饱和度太小,耐寒性、耐水性差;饱和度太大热稳定性差。2 .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沥青用量没有达到标准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要求。(2)计量器具失准。3 .防治措施(1)按标准要求精心设计标准配合比,确定最佳沥青用量。(2)加强对计量器具检定及校正工作。2. 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达不到要求1 .现象残留稳定度是检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一项指标,残留稳定度达不到要求,表明沥青混合料抗水性能差、易剥落,使用寿命短。2 .原因分析(1)沥青与矿料拌制不均匀。(2)不是标准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3)酸性石料没有接抗剥离剂,或剥离剂掺量不符合要求。(4)矿料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5)抗剥离剂本身质量不符合要求。3 .防治措施(1)严格按标准要求的拌和时间进行拌制。(2)精心设计标准配合比,确定最佳沥青用量。(3)酸性石料按规定掺和一定比例的抗剥离剂。抗剥离剂掺量一般占沥青用量O.3%0.4%。(4)对碱性石料加强检验和试验,对粘附性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石料,掺加一定数量抗剥离剂。(5)加强抗剥离剂品质检验,不合格的抗剥离剂不得投入生产。三、装运过程3. 1运输车辆底部粘料1 .现象沥青混合料从自卸汽车卸料后,沥青混合料或沥青与车厢板面粘结,不能卸清。2 .原因分析(1)车厢侧板和底板没有涂隔离剂。(2)沥青混合料中填料严重偏少。3 .防治措施(1)车厢叙板和底板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或少量肥皂水,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2)按标准配合比要求掺加填料。3. 2运输车辆底部沥青混合料有花料1 .现象沥青混合料从自卸车卸下后上表面层有花料。2 .原因分析(1)隔离剂为油水混合物,柴油严重偏多。(2)车辆没有清扫干净。3 .防治措施车厢底板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3)或少量肥皂水,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四、乳化沥青(生产工艺见图1.4-1)4. 1沥青与水溶液油水分离1 .现象沥青与水不能均匀混合成一体。2 .原因分析(1)控制装置失灵,沥青与水比例失调。(2)乳化剂或稳定剂用量不当。(3)不同用途乳化沥青,石油沥青标号选择有误。3 .防治措施(1)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特别是对沥青和水溶液计量泵进行检修,确保油水比例符合规定要求。(2)调整胶体磨间隙,使沥青均匀分散在乳液中。(3)严格控制沥青和水溶液的温度。(4)对不同用途的乳化沥青应严格控制沥青与乳化水溶液比例及乳化水溶液中乳化剂和稳定剂比例。4. 2乳化沥青与石料缺乏粘结性1 .现象乳化沥青与石料拌和后,石料表面只有一层薄薄乳化沥青膜,雨水

    注意事项

    本文(市政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