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征集指南.docx

    • 资源ID:63288       资源大小:24.8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征集指南.docx

    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征集指南一、工作目标在已创建的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园区中,组织工作基础好、潜 力大的园区先行先试,以绿色、低碳、循环改造项目为支撑,根 据园区不同特点,到2025年,在全省范围内重点行业培育一批 掌握绿色低碳循环核心技术、具有先进绿色低碳循环管理水平的 绿色(低碳化)园区、绿色(循环化)园区,形成一批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典型模式,形成重点突出、有序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 局面,引领和带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二、工作程序(一)申报范围。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 50%、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满足四川省 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中基本要求的省级 以上工业园区。申报园区已纳入国家或省级绿色园区名单。(二)申报要求。能源利用。优化园区用能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强度。推广天 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推动非 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鼓励园区内企业实施电能替代消纳可再 生能源,提高园区能源产出率以及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 电力使用比例。资源利用。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理念,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产出率,鼓励“提容增效”,推动园区循环 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能量梯级 利用,废水处理回用和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执行更 严格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准入条件,严把准 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链布局,精准强链补链延 链,实现园区内项目、企业、产业的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 共享。重点引进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在园 区内发展,组织园区内企业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工厂创建工作。基础设施。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优化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环境。推行园区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园区 绿色智能照明和污染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完善废弃物收集、运输 和处置体系,加大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建筑 建设,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低碳环保。建立园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积极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源头减排和末端治 理,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依法开展清洁生产评价认证,持续 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景观绿化、湿地公园、沿河生态带 等生态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运行管理。推行园区绿色管理,强化绿色低碳循环管理职责。 健全园区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编制符合 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强化园区绿色低碳服务体系, 加强园区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动园区能源资源、环保在 线监测网络建设,搭建园区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研发、孵化和 推广应用的服务平台。(三)申报程序。L编制试点方案。申报主体自主进行申报,按要求编制实施 方案,提出未来2年在绿色低碳循环领域开展工作的主要目标、 重点任务,以及拟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和各项保障措施,重点加 强对评价指标的现状测算和目标预测,指标目标值将作为考核评 估的重要依据。2 .市(州)推荐。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汇总本 地区的申报材料后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推荐名单,并将推荐名单 和有关申报材料报经济和信息化厅环资处。3 .试点名单确定。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 论证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实施方案经商相关部门后,进行公示 和批复。获得批复的申报主体,纳入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 改造)试点名单。4 .评价验收。各市(州)要加强对试点单位的建设工作进展 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的跟踪,按年度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报送中期 评估情况。完成各项建设工作任务,达到评价指标提升目标的单位,可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提出验收申请。对验收合格的单位授予“四川省绿色(低碳化)园区、四川省绿色(循环化)园区”称号。5 .政策支持。加强省级财政奖补支持,采取后补助的形式,对通过验收的单位给予奖补资金支持。6 .监督考核。获得称号的单位应按年度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提 交工作总结报告和绩效自评报告,根据自评结果对单位进行分级 管理,对出现重大违法违规或事故的实行摘牌处理。附:1.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2.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申报材料要求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一、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的要求、评 价标准和指标计算方法,适用于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 申报、创建、验收及管理。二、基本要求L国家和地方绿色、循环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应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申报园区已列入国家或省级绿色园区名 单。2 .近三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完成 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3 .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 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 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4 .园区重点企业100%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注:重点企业是指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规定的应当实施强 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评审期当年及之前公布的重点企业清 洁生产审核名单中的企业)。5 .园区企业不应使用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工 艺和设备,不应生产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产品。6 .园区建立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配备2名以 上专职工作人员。三、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一)评价指标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能源利 用绿色化指标、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产业绿色化指标、基础设 施绿色化指标、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6个 方面。具体如附表Ll所示。附表1.1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基期值基期得分预期值预期 得分能源利用 绿色化指 标(EG)1能源产出率万元tce32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303清洁能源使用率%904综合能源弹性系数-0.65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占比%30资源利用 绿色化指 标(RG)6水资源产出率元 r31500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8节水型企业占比%1009土地资源产出率亿元/ku?151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产业绿色 化指标 (CG)11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工业 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 值比例%5012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人3013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7514绿色低碳工厂数量个5基础设施 绿色化指 标(IG)15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2016绿色照明比例%10017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具备18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20生态环境 绿色化指 标(HG)19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tCCh/万元120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521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 放量t/万元522污染物弹性系数-0.323绿化覆盖率%30运行管理 绿色化指 标(MG)24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是25节能减碳诊断比例%10026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比例%1027规上企业完成温室气体 核查企业比例%2028园区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建设-具备合计-(二)评价方法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越 大越好的指标)和逆向指标(越小越好的指标),除在指标解释 中进行特殊说明外,其他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正向指标和逆向指 标分值的计算分别采用指标值/基准值X3.6、基准值/指标值x3.6, 单项指标最高分值为3.6分。四、评价指标解释(一)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1)能源产出率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总量的比 值,该项指标越大,表明能源产出效率越高。能源主要包括原煤、 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工业增加值采用 2010年不变价,下同。计算公式:能源产出率二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能源综合消耗总量(tee)。(2)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标解释: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综合能耗 总量的比值。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氢能、波浪能等非化石能源。计算公式: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工业企业可再生能 源使用量(tee) /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tee) xl00%o(3)清洁能源使用率指标解释:指清洁能源使用量与园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之 比,能源使用量均按标煤计。其中,清洁能源包括用作燃烧的天 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气、 电和低硫轻柴油等清洁燃油(不包括机动车用燃油)。计算公式:清洁能源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量(tee) / 终端能源消费总量(tee) ×100%o(4)综合能源弹性系数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建设期年均增长 率与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的比值。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率为正且园区综合能耗年均增长率为负时,直接满分,当 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负且园区综合能耗年均增长率为 正时得0分,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负且园区综合能耗 年均增长率为负时,指标为正向指标,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 长率为正且园区综合能耗年均增长率为正时,指标为逆向指标。 基期值计算时,该指标统一为0分。计算公式:综合能源弹性系数二园区工业综合能耗建设期年 均增长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园区工业综合能耗总量建设期平均增长率()“验收年工业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 (基期年工业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J验收年-基准年X 100%园区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验收年工业增加值总量(亿元) (基期年工业增加值总量(亿元)J验收年-基准年_X 100%(5)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占比指标解释:园区内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 乙烯、合成氨、电石和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年能源消费量超过1 万吨标准煤的独立法人单位入围四川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的 比例。计算公式: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占比二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 数量/园区内重点行业1万吨标准煤以上独立法人单位数量 ×100%o(二)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6)水资源产出率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消耗单位新鲜水量所创造的工业 增加值。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 活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 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 量之和。计算公式:水资源产出率二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园区工业用新鲜水

    注意事项

    本文(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征集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