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论文管理手册(含所有表格).docx
本科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手册XX大学教务处2019年3月目录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1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基本规范要求12XX大学本科生毕业实习结果评价表14XX大学本科生毕业实习情况统计表15XX大学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记录16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统计表23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封面24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5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26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学生用)2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28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学院用)30XX大学本科生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评价表31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32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33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情况统计表34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盲审意见书34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综合评分表(套印)36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复查、整改记录表38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登记表39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41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档文件清单42XX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43XX大学优秀指导教师推荐表44XX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46关于取消XX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告知书47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全 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学校本科教育 大会精神,做好我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评阅、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 管理,切实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修订本条例。第一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巩固与拓展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理论应用能力、统计分析能力、 实验研究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提高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 表达等基本技能。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农、理、工类专业不少于12周(包含 评阅及答辩),其他类专业不少于10周。第二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在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领 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和管理,学院全面负责对本学院 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监督。一、教务处工作职责1 .研究制定有关管理文件,协调并检查全校各专业毕业论文(设 计)的运行情况。2 .组织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督查,并及时汇总、 通报工作情况。3 .审核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并组织专家抽查、评阅毕业 论文(设计)。4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开展总结、交流及校 级评优、评估工作。二、学院工作职责1 .组织开展工作动员,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2 .审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做好开题、中期和答辩检 查。3 .组织落实毕业论文(设计)的查重检测和盲审工作。4 .审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并负责成绩公布。5 .评选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并向学校推 荐。6 .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三、系(教研室)工作职责1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教学要求,审定毕 业论文(设计)选题。2 .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审查、开题、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3 .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四、指导教师工作职责1 .根据院系安排在系统中填报选题,经院系审定后,下达毕业论 文(设计)任务。2 .根据选题要求和任务,指导学生制定研究工作实施方案。3 .对多人承担的同一项目,合理分配任务,保证使学生既能参与 总体方案论证,又能承担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4 .对学生的总体方案、试验技术路线、方法的选择及理论、数据 分析的结论等进行指导审查。5 .定期(至少两周一次)检查学生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及质量,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系统中做好记录。6 .指导学生认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及时修改、评阅毕业论 文(设计),综合评价学生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第三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配备一、指导教师由学院确定,讲师(含同级职称)以上职称的教师可 独立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助教(含同级职称)可在高级职称教师指导 下参加指导。二、经批准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可聘请相当于讲师 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学生所在学院 须指定专人督促检查,协调工作。三、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应适当,人数由各学院确定。第四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一、必须在学完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后, 才能转入毕业实习和论文制作环节。二、在选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认真阅读领会毕业论文(设 计)任务书中的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进程计划,做好各项准备 工作。三、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指导教师审定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认 真开展试验研究及其他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积极发挥主 观能动性,独立完成各项任务,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四、认真填写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各阶段报表或报告书, 并定期与指导教师沟通答疑。五、严格遵守毕业实习规章制度,文明作业,按时出勤,因事(病) 请假,需办理书面审批手续,1-2天须经指导教师或班主任批准,2天 以上须经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批准。凡随机抽查3次不到者,毕业论 文(设计)成绩降低一个等级,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1/3 者,取消当年毕业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六、论文完成后,按规范的格式排版,提交指导教师、评阅教师 评审。七、严禁弄虚作假、套用和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按作弊严肃 处理。八、答辩后,必须将所有资料交回学院。资料包括毕业论文(设 计)、设计说明书、图纸、阶段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软件文档等。鼓 励学生整理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对外发表。第五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一、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原则1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达到教学 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试验研究方法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系 统训练。2 .选题尽可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实验室 建设等项目相结合。3 .选题要难易适当,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既 有充实的工作内容,又能够完成工作任务。4 .选题应体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创新,提升综合能力。5 .选题应“一人一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论文。6 .提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与SRTP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项目、各类学科竞赛、校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相结合,以便于学 生尽早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7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8 .工学专业设计类题目比例不少于30%。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程序1 .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原则拟定选题。2 .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认真完成选题。3 .选题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如有变更须备案。选题工 作应在第7学期(专升本第3学期)第17周完成。选题确定后,由指 导教师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内容应包括论文(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与资料、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等内容。第六条开题与中期检查一、开题要求1 .学生在选定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撰写 开题报告。2 .指导教师应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核把关,开题报告不合格者必须 重做。3 .开题报告作为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之一。4 .开题报告应于第7学期末提交。二、中期检查要求1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中期,各学院应组织开展毕业论文 (设计)中期检查工作。学生在自查的基础上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中期 检查表(学生用),指导教师负责把关,学院根据总体检查情况填写毕 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学院用),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监控处组织 相关人员进行抽查后填写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评价 表。2 .对完成任务较差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警示,分析原因 并督促其按期完成。第七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一、资格审查和评阅1.指导教师审查评阅(1)指导教师根据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基本规 范要求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审查。(2)指导教师应认真细致地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内容、 工作量、文档资料,并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论文的质量水平,客观 公正地给出评语和成绩,并向答辩委员会提出是否同意答辩的建议,填 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2 .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参照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 计)检测处理办法(试行)执行)。3 .评阅教师审查评阅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查重检测后,提交评阅教师评阅,评阅教 师应根据学生完成规定任务情况、成果质量水平和应用价值等方面, 客观公正地给出评语和成绩,向答辩委员会提出是否同意答辩的建议, 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4 .盲审每个专业按毕业生人数适当比例随机抽取毕业论文(设计),送校 内外相关专家进行盲审,专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盲审意见书,学 校公布盲审结果。(1)论文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水平和要求的,可直接参加论文答辩。(2)论文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水平和要求,建议做适当修改后参加 论文答辩的,学生需按专家要求认真修改,由指导教师把关重审,学 院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3)论文未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水平和要求的,取消当年答辩资格。(4)论文盲审专家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5)为保证盲审的可信度,论文送审过程中要做好相关保密工作。5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取消当年 毕业答辩资格,毕业论文成绩按“零”分记载,延期跟随下一届毕业 生申请答辩(必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院要及时将此决定以书面 形式告知学生本人。(1)经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审查,不同意答辩者。(2)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观点、思路或方法有原则性错误,经 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指出并未改正者。(3)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在文字部分和总图部分未达到格式要 求者。(4)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发现有弄虚作假、抄袭他人内容者。(5)毕业论文(设计)和相关文档资料中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 或宣扬腐朽道德观念等重大政治性问题者。(6)毕业论文(设计)未通过查重检测者。(7)经盲审论文未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水平和要求者。(8)毕业实习结果评价成绩不合格者。二、答辩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在学院领导下,以系(教研室)为单 位组织实施;学院可根据专业与学生人数成立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答辩小组,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组成人员一般为35人,其 中至少应包括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答辩小组负责答辩的安排、 主持、成绩评定及总结等工作。三、答辩程序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主持,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