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绪ABC课堂实录定稿4页.docx

    • 资源ID:604312       资源大小:15.9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绪ABC课堂实录定稿4页.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绪ABC教案课堂实录【暖场】同学们都上过心理课吧?上过男老师教的心理课吗?(没有)我来自张店七中,这是我的名字,今天由我和大家一块上一节心理课,同学们感受一下女心理老师和男心理老师有何不同,好吧?上课!1、【导入】每个人都会做梦。在古代,人们做梦后经常找人给解梦,看看梦境预示的是吉还是凶。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秀才解梦”的故事,我们看看秀才是如何解梦的?结果又是怎样的?2、【学生读故事】3、【梳理故事梗概】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秀才赴考前做了三个梦,谁记得三个梦是什么?(学生答)算命先生对三个梦是怎样解释的?(学生答)街坊邻居又是怎样解释的?(学生答)。3、那么,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是“秀才做梦”这件事,经过算命先生的解释后,秀才怎么样了?(学生答);经过街坊邻居的解释后,秀才又怎么样了?(学生答)。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答:算命先生和街坊邻居的解释不同导致的)由此可见,同样一件事,如果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不一样,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情绪ABC理论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示意图来表示(呈现示意图),请同学们来看一下。4、我们还是以秀才解梦这个故事为例,你来猜一下,A代表什么?(学生答:a代表秀才做梦这件事°)C1C2代表什么?(学生答:c代表两种不同的结果,不去考试和去考试并中探花)。那么,同样秀才做梦这件事,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谁在起关键作用?(学生答:B对这件事的看法和理解)。就是说,对这件事的看法和理解B在起关键作用。5、我们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看一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a、小明爽约,老师读b、如果是你遇到这件事,你怎么看这件事?可能的结果是怎样的?c、思考半分钟,点名回答d、通过这个例子,再次说明同样一件事,如果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不同,结果就不同。就以这个例子而言,你希望出现哪种结果?不希望出现哪种结果?e、很明显,前两种,我们称之为消极结果;后两种是积极结果。f、而导致消极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持有不合理的看法和解释)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例子,7、(1)、每个例子的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2)、如果不合理,你觉得怎样才算合理?a、这次期末考试,我地理必须考95分以上。b、我经常帮助好朋友,当我遇到困难时,好朋友也一定得帮助我。c、作为父母,必须要满足我的合理要求。8、(1)讨论1分钟;(2)学生发言;(3)教师总结共同点9、重复上面的过程10、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发生了的事情是没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解释,从而改变这件事情带来的结果。一般来讲,持有合理的看法和解释,会带来积极的结果,持有不合理的看法和解释,会带来消极的结果。不合理的看法和解释具备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11、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有没有一件曾经令你生气、伤心、受挫或自卑的事情(八),在表格上写出你当时的看法(BI)和最后的结果(C1);并写出你现在的看法(B2)和可能的结果(C2)。12、分享案例,简单点评。13、最后,老师这儿还有一篇小文章情绪的天空,和大家分享,与大家共勉。14、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绪ABC课堂实录定稿4页.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