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微粉.docx

    • 资源ID:595831       资源大小:41.9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微粉.docx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微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识、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备混凝土、砂浆及其制品时作为掺合料使用的建筑垃圾再生微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2419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标准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9774水泥包装袋GB/T12573水泥取样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建筑垃圾再生微粉recycledfinepowderfrom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s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或直接加工而成的粒径小于75m的颗粒。简称再生微粉。4分类与标记3.1 分类再生微粉分为I级和II级。3.2 标记4. 2.1标记方法再生微粉的标记由再生微粉产品代号、分类代号和标准代号三部分组成。表示如下:-标准代号:JG/T×××-20××I级为I,II级为II产品代号(RFP)4. 2.2示例H级再生微粉标记为:RFP-II-JGT×××-20××o5要求5.1 再生微粉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技术指标项目I级H级细度(45m方孔筛筛余)()30.045.0需水量比()105110活性指数()27060流动度2小时经时变化量(mm)4050MB值<1.4含水量()1.0氯离子含量(质量分数)()0.06三氧化硫含量(质量分数)()3.05.2 再生微粉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GB6566的规定。5.3 再生微粉中的碱含量应按Na2O+O.658K2O计算值表示。当再生微粉应用中有碱含量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试验方法1.1 细度按GB/T1345中45m负压筛析法进行,筛析时间为3min.1.2 需水量比、流动度2小时经时变化量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1.3 活性指数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6. 4MB值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6.1 含水量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6.2 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按GB/T176的规定进行。6.3 放射性按GB6566的规定进行。7检验规则7. 1编号再生微粉出厂前按同类别、同级别进行编号和取样。散装再生微粉和袋装再生微粉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当散装运输工具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位时,允许该编号数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7.1 取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按GB/T12573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应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样。袋装再生微粉应从10个以上包装袋内等量抽取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1.0kg;散装再生微粉应从至少三个散装运输容器内抽取,每个散装运输容器应从不同深度等量抽取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5.0kgo样品混合均匀后,按四分法取出比试验需要量大一倍的试样。检验样品应留样封存,并保留至少6个月。当有争议时,对留样进行更检或仲裁检验。7.2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表1中的细度、需水量比、MB值、氯离子含量。7.3 型式检验7.4.1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表1中的全部要求。7.4.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发生变化;b)正常生产时,每12个月检验一次;c)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和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等级差异时。7.5判定规则7.5.1 出厂检验符合本标准出厂检验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在同一批次中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试验岌检。复检结果均合格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当仍有一组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不合格。免检不合格时,应根据更检结果降级使用或不使用。7.5.2 型式检验符合本标准型式检验要求时,判为型式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在同一批次中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试验岌检。复检结果均合格时,判为型式检验合格;当仍有一组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判为型式检验不合格。8包装与标识8.1 包装再生微粉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每袋净质量为50kg或25kg,且不应少于标识质量的98%o再生微粉包装袋应符合GB/T9774的规定。其他包装规格可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8.2 标识再生微粉的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类别、批号、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称和地址、净质量、生产日期和出厂编号。散装时应提交与袋装标识相同内容的卡片。9运输和贮存再生微粉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应受潮、混入杂物,同时应防止污染环境。附录A(规范性附录)再生微粉需水量比和流动度2小时经时变化量的测定A.1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A.1.1试验用仪器应采用GB/T17671中规定的试验用仪器。A.1.2试验用水泥应采用符合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或合同约定水泥。当有争议或仲裁检验时,应采用符合GSB14-1510规定的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A.1.3试验用砂应符合GBZT17671中规定的标准砂。A.1.4试验用水应采用自来水或蒸储水,当有争议时,应采用蒸储水。A.2试验条件及方法A.2.1试验室应符合GB/T17671的规定。A.2.2确定需水量比的胶砂配合比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胶砂配合比胶砂种类水泥(g)再生微粉(g)ISO砂(g)加水量(g)流动度(mm)对比胶砂450±2一1350±5225±1LO受检胶砂315±1135±1I35O±5WLo÷2mmA.2.3按GB/T17671的规定进行胶砂的搅拌。A.2.4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试验与计算A.2.4.1按表A.1规定的胶砂配合比和GBfT2419规定的方法测定流动度。当受检胶砂流动度达到对比胶砂流动度(LO)±2mm时,记录此时的加水品W;当受检胶砂流动度超出对比胶砂流动度(LO)±2mm范围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受检胶砂流动度达到对比胶砂流动度(Lo)±2mm为止,纪录此时受检胶砂流动度L。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受检胶砂的流动度。A.2.4.2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按式(A.1)计算,结果应精确至1%。F = ×100%225(A.1)式中:F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W受检胶砂流动度达到对比胶砂流动度(Lo)±2mm范围时的加水量(g);Lo对比胶砂的流动度(mm)。A.2.5再生微粉的流动度2小时经时变化量试验与计算A.2.5.1当受检胶砂流动度达到Ll时,按同一胶砂配合比制备试样一份,并装入用湿布擦过的试样筒内,容器加盖,静置至2小时(从加水搅拌时开始计算),然后倒出按GBZT2419规定的方法测定流动度,纪录此时受检胶砂流动度L2。A. 2.5.2再生微粉的流动度2小时经时变化量按式(A.2)计算。L=Li-L2(A.2)式中:L一再生微粉的流动度2小时经时变化量(mm);1.1受检胶砂初始测得的流动度(mm);1.2受检胶砂2小时后测得的流动度(mm)。附录B(规范性附录)再生微粉活性指数的测定1.1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1.1.1 试验用仪器应采用GB/T17671中规定的试验用仪器。1.1.2 试验用水泥应采用符合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或合同约定水泥。当有争议或仲裁检验时,应采用符合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B. 1.3试验用砂应符合GBZT17671规定的标准砂。C. 1.4试验用水应采用自来水或蒸储水,当有争议时,应采用蒸储水。8. 2试验条件及方法9. 2.1试验室应符合GB/T17671的规定。10. 2.2确定活性指数的胶砂配合比应符合表B.1的规定。表B.1胶砂配合比胶砂种类水泥(g)再生微粉(g)ISo砂(g)加水量(g)对比胶砂450±21350+5225±1受检胶砂315±1135+11350÷5225+1B.2.3按GBZT17671的规定进行胶砂的搅拌。B.2.4再生微粉的活性指数试验与计算B. 2.4.1按GB/T17671的规定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受检胶砂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B.2.4.2再生微粉各龄期的活性指数按式(B.1)计算,结果应精确至1%。RA=-L×100%(B.1)4式中:A再生微粉活性指数();R,受检胶砂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MPa);Ro对比胶砂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MPa)。附录C(规范性附录)再生微粉亚甲蓝MB值试验方法C.1仪器设备C.1.1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0CoC.1.2天平,称量IooOg,感量1g;称量100g,感量0.01goC.1.3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个。C.1.4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转速可调最高达(600±60)rmin,直径(75±10)mm。C.1.5定时装置,精度1s。C.1.6玻璃容量瓶,容量1L。C.1.7温度计,精度1。C.1.8玻璃棒,2支,直径8mm,长300mm。C.1.9定量滤纸,快速。C.1.10容量为IooOmL的烧杯等。C.2试样制备C.2.1将再生微粉样品缩分至2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另准备500g的0.5mm1.0mm的标准砂。C.2.2称取50g再生微粉和150g的0.5mm1.0mm的标准砂,分别精确至0.1g;将称取的再生微粉和标准砂拌合均匀,作为试样备用。C.3亚甲蓝溶液的配制将含量295%的亚甲蓝(CI6H8CIN3S3H2O)粉末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IO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OmL蒸馈水(水温加热至35一40°C)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蒸储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蒸储水至容量瓶1L刻度。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C.4试验步骤C.4.1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馆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C.4.2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接触)上。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晕。此时

    注意事项

    本文(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微粉.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