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ppt

    • 资源ID:578972       资源大小:5.24M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ppt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main symptoms)及临床病理(clinic pathology)牙龈出血和炎症 牙周袋的形成 牙槽骨吸收 牙松动和移位 牙周病的活动性7.1 牙龈出血和炎症bleeding and inflammation in gingivaw临床病理w临床表现一、临床病理:Kinane 和Lindhe 以Page 和Schroeder提出的四个阶段为框架,修改为:1.初期牙龈炎病损(initial lesion)2.早期牙龈炎病损(early lesion)3.确立期牙龈炎病损(established lesion)4.晚期牙周炎病损(advanced lesion)1.初期牙龈炎病损:菌斑堆积24H后开始,GCF量增加,白细胞渗出,菌斑堆积24天后,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主要浸润细胞,炎症浸润区约占结缔组织的5,临床仍表现为健康龈。2.早期牙龈炎病损:菌斑堆积后约47天,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主要的浸润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约占结缔组织的15,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出现上皮钉突。临床可见牙龈发红,探诊出血。3.确立期牙龈炎病损:大量的浆细胞(10%30%)位于近冠方的结缔组织,沟内上皮有大量白细胞浸润,上皮附着的位置不变,临床已有明显的炎症和水肿,见牙龈色暗红,龈沟加深,牙龈不再与牙面紧贴。浆细胞与病变活动性有关。4.晚期牙周炎病损(又称牙周破坏期,phase ofperiodontal breakdown)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和迁移形成牙周袋,浆细胞是此期的主要浸润细胞,占50以上,牙槽骨吸收,胶原纤维广泛破坏,临床上有牙周袋形成和附着丧失,x片观察有牙槽骨的吸收。w上述将从健康牙龈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但它们之间无明确界限,而是移行过程。在确立期病损,可能有两种转归,一种是牙龈炎稳定数月或数年,另一种发展为进行性破坏性病损牙周炎,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二、临床表现(掌握正常,区别异常)二、临床表现1.牙龈出血 牙龈炎症的临床最初表现是龈沟液量的增多和龈沟探诊出血。牙周支持治疗中如多次出现探诊出血,则未来可能有牙周组织活动性破坏。2.牙龈颜色:鲜红或暗红色,也可是颜色变浅或苍白3.牙龈外形:肿胀,龈缘变厚,牙间乳头圆钝,与牙面分离,点彩可消失。4.牙龈质地:胶原丧失,松软脆弱,缺乏弹性;胶原增生,牙龈坚硬肥厚。5.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及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或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正常牙龈的 探诊深度3mm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是指釉牙骨质界至龈沟底的距离。附着丧失的发生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重要标志。6.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龈沟液渗出增多是牙龈炎症的重要指征之一7.其余:牙龈糜烂,龈沟溢脓等7.2 牙 周 袋 的 形 成 periodontal pocket being formedw牙周袋形成的机制w牙周袋的病理w牙周袋的类型龈袋(gingival pocket):假性牙周袋,当患牙龈炎时,龈沟探诊深度可超过3mm,但上皮附着仍位于正常的釉牙骨质界处,没有发生结缔组织附着的降低,称为龈袋。此时结合上皮仅开始向根方增殖,但尚未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龈沟的加深是由于牙龈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当患牙周炎时,龈沟底附近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溶解破坏,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的牙面上,上皮发生了附着丧失。临床常见的牙周袋是由龈缘向冠方,沟底向根方延伸而形成的。龈袋与牙周袋区别 龈 袋 牙 周 袋形成原因 牙龈组织向冠方增生 牙周组织破坏,结合 上皮向根方增殖移位袋底位置 釉牙骨质界附近 釉牙骨质界的根方牙槽骨 无吸收 有吸收 一、牙周袋形成的机制(mechanism of pocket formation)牙周袋的形成始于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炎症,以及炎症所引起的胶原纤维破坏和结合上皮的根方增殖。当结合上皮中的浸润的白细胞体积达到上皮的60时,上皮从牙面剥离牙周袋形成。二、牙周袋的病理(histopathology)炎性软组织壁(soft tissue wall)根面壁(root surface wall)袋内容物(pocket contents)炎性软组织壁(soft tissue wall)根面壁(root surface wall):牙周病时,从釉牙骨质界至牙周袋底这一部分暴露的根面即暴露的牙骨质区,构成牙周袋的内壁,它暴露在唾液和龈沟液中,是菌斑和牙石的附着面。病变牙骨质可发生下列改变:1.菌斑、牙石堆积:2.结构改变(structrual):脱矿区、过度矿化区3.化学改变(chemical):钙、磷、氟含量改变。袋内根面牙骨质可脱矿(demineralization),暴露于口腔时,脱矿的根面可发生再矿化(remineralization)。4.细胞毒性改变(cytotoxic):病变牙骨质内可有内毒素等存在,可抑制成纤维细胞贴附于根面,不利于牙周新附着的形成。根面壁牙周袋袋底五个区域w牙石w附着性菌斑w非附着性菌斑w结合上皮附着区,变窄2mm(23个月内);w牙龈反复探诊出血,龈沟液渗出增加;wGCF中的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GCF中的PGE2升高;w微生物学指标: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链球菌感染;w组织中浆细胞浸润为主。目前尚缺乏灵敏、准确的指标以早期发现或预测活动期。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