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学员工作页.docx
车间安全精诚英才培育项目课程学员工作页目录21.1 车间的安全要求21.2 车间行为安全要求21.3 个人安全的着献求31.4 人身安全的隐患31.5 常用工具的使用要求31.6 断设备41.7 车间警告1三R41.8 车间设61.9 车间材料安全71.10 车间做工艺141.11 车间H作程序15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的车间特殊要求281.2人员要求282.2 隆要求282.3 维修车间要求302.4 电器安全常识322.5 高压电路维修要求352.6 也情况的安全处理362.7 安全注意事项39第一章一般车间安全1.l车间的安全要求 地面干净整洁不湿滑。 应急出口畅通。 器具存取通道无障碍。 工具存放安全方便。 电气和压缩空气等动力输出源标记清楚明显。 加长电瓣口软管用完后收好。 工作场所灯光明亮。 空气新鲜,工幽境舒适。设备装置定期维护并处于安全状态1.2车间行为安全要求 着装符合安全需求。 注意力集中。 明察周围的事情。 禁止奔跑。 禁止佩戴装饰品。 、低速驾驶车辆。 熟悉设备的操娥程。 安全操作设备。 操作未知工作前,请征询主管意见。 禁止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 禁止违章操作。 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安全小贴士:搬运重物要点不要试蜀台过多的重量,20公斤通常是标准的安全极限。从地面抬起物体日寸,两脚应微微分开,屈膝,_背胸直,用腿部肌肉提供力量抬起重物。 不要猛颠物体,搬运重物时,让重物贴近身体。尽量使用搬运设备,降低安全隐患。1.3个人安全的着装要求 禁止佩戴珠宝首饰"戴"夹式"领带 穿用经过批准的工作服、工装裤等 穿用带有防压铁头的劳保靴 束紧长发 需要时,使用正确的眼/手耳防护装置准备工作充分1.4人身安全的隐患 宽松的袖口 项链 手镯 喇叭裤 时装鞋 紧身裙 解开的领带 长发 手表 戒指 鞋带解开手帕垂挂在衣袋外面1.5常用工具的使用要求 使用正确规格的工具进行作业。 锋利的工具不用时,应护好刃口。 不要使用手柄松动的工具。 不要用工具干不相应的工作。 不要使用带"蘑菇头"的冲子或鉴子。 在使用切具时,一定要用台钳固定工件。 切勿使用开裂的套筒。 切勿加长工具手柄以增大杠杆作用。切勿使用电动工具来驱动"手用"套筒。不得当工具遗留在发动机罩下。要有工具清单。1.6防护设备 维修技师进行发动机操作时为确保其安全所需的防护设备: 工作服 防止腐蚀性、毒性或化学性产品导致污染 安全鞋 有金属鞋头的安全鞋,绝缘且能防止脚尖被掉落的, 密封手套 防止手被危险物质伤到或被割伤或烧伤。 护目镜防止飞溅物或颗粒物从前部或侧面进入眼睛。1.7车间警告标识汽车部件上可以看到带有警告标志的标贴。对于所警告的内容,必须严格遵守。下面是几种最常见的警告识标记及其说明。部件或总成贴有警告三角旃时丁开书本标志,表示在触摸或调整这类部件之前应参阅车主手册中的相应章节。ST/2S8/11/VF部件或总成贴有带"闪电箭头”的警告三角形和打开书本的标志,警告带有高压电。在发动机运转或点火开关接通时切勿触碰这些部件。ST25812F通过这个标志可识别汽车是否使用含有石棉的零件和备件。汽车上贴有删除一根点着火柴的圆圈警示标志,表示禁止在附近使用明火或火焰,因为存在高度易燃或易爆的液体或蒸气。ST2S815F部件或总成带有这个标志,表示警告该部件含有腐蚀性物质。ST25814r汽车贴有这个标志(通常连同上述标志)警告附近存在易爆物质。ST25816VF1.8车间设备安全车辆举升设备: 将举升机悬臂放置在门槛板车身法兰末端的下方。 为避税始(躺锄员,清使用带像蝴垫的螭,从而慨材料与车辆窗将麹L 为防止轴变形,禁止举升搁置在臂式前悬架上或后轴下方。 如果需要从车辆上拆下重型元件,最好使用四柱举升机。 拆下某些元件(例如,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后轴总成和变速箱)后,如果是在两柱举升机上,车辆可能会有倾斜的危险。 使用千斤顶支承点才能确保安全地提升车辆。 切勿使用未在此部分介绍的支承点来提升车辆。压缩空气:许多车间都由压缩空气作为便利的动力来源驱动工具。压缩空气,如果正确使用很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则非常危险,可致人严重受伤或死亡。不得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操作: 吹掉工作台上的锂屑或铁屑 吹去衣着上的粉尘 和人开玩笑 清理部分密封的物体,如灯光设备等清除制动装置上的粉尘,记住,压缩空气不是玩具1.9车间材料安全化学材料使用的禁忌: 不要混合化工材料,除非按照制造厂商的说明进行;某些化学品混合在T能形成其他有毒或有害的化合物,释放有毒或有害的烟雾,或变成爆炸物。 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例如人在车内时喷洒化工材料,尤其是带有溶剂的材料。 不要加热或火烧化工材料,除非按照制造厂商的说明进行。有些化工材料高度易燃,有些可能释放有毒或有害烟雾。 切勿敞开容器。释放出的烟雾t州聚至有毒、有害或易爆的浓度。有些烟雾比空气重,会在封闭、低洼部位积聚。 切勿将化!材料换盛在未作标记的容器内。 切勿用化学品洗手或洗衣0艮。化学品,特别是溶剂和燃油,会使皮肤变干并可能产生刺激导致皮炎,或被皮肤吸收大量有毒或有害物质。 切勿用空容器盛装其他化工材料,除非它们在触条件下已被清洗干净。 切勿嗅闻化工材料。短暂暴露于高浓度的烟雾都可能是有毒或有害的。化工材料使用中的切记事项: 定要仔细阅读并遵守材料容器(标签)及任何M寸带活页、告示或其他的说明上的危险和预防警告。从厂商处可获得化工材料的有关健康和安全数据表。 皮肤和浏员沾染化工材料后一定要马上清除。更换严重污染的衣并清洗干净。 一定要制订工作规程和准备防护衣具,避免:皮肤和眼睛受到污染,吸入蒸气、悬浮微粒、粉尘或烟雾,容器标签标示不清,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搬运化工材料后,一定要在吃饭、抽烟、喝水或上厕所之前洗手。 要保持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溢洒。 一定要按照国家和当地法规的要求存储化工材料。 一定要将化工材料保存在U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发动机机油的处理: 机油内含有发动机磨损后金属颗粒物。 使用过的无机机油不得接触皮肤或眼睛。 长时间、反复与皮肤接触会导致皮肤干燥并刺激皮肤,诱发皮肤疾病。 使用过的无机机油也含有彳殛癌污染物。 为防止出现意外风险,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密封手套。废气的处理: 废气中包含使人窒息、有害和有毒的化学成分和微粒,如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乙醛和芳香族姓。 发动机应该只在有充分的废气抽排设施期E封闭空间并且全面通风的条件下运行。 汽油发动机:在产生有毒或有害影响之前并无充分的气味或®像警告。这些影响可能是即发的或缓发的。 柴油机:黑烟、使人不适和刺激性通常是烟雾达到有害浓度的预先警报。空调制冷剂: 高度易燃、可燃。操作现场要遵守"严禁吸烟”的规定。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冻伤。必须遵循制造商的使用说明。避免明火,穿戴适当的防护手留口护目镜。 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到制冷剂,应立即用大量清水;中洗莪响部位。眼睛还应使用专用冲洗液清洗,不得揉擦。必'要时寻求医疗救护。某些空调制冷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空调制冷剂-禁忌: 不得将制冷剂容罐暴露于日光或高温下。 加注时,不得将制冷剂容罐直立,应阀口朝下。 不得让制冷剂容罐受冻。 切勿掉落制冷剂容罐。 情况任何下不得将制冷剂向大气放。 不得混用制冷剂,如R12(氟利昂)和R134ao燃油的处理: 尽知协接三油。 万一发幻妾触,要用肥皂和水清洗受侵害的皮肤。 燃油高度易燃。遵守"严禁吸烟”的规定。 吞下燃油会对口腔和咽喉产生刺激,肠胃吸收后可导致昏睡和神志不清。 少量燃油对儿童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 长期或反复接触汽油,会使皮肤变干并引起过敏和皮炎。 油液进入眼睛会产生严重刺激。 车用汽油中含有对人有害的苯,汽;蟋气的浓度必须保在极低M水平。高浓度会引起眼鼻喉过敏、恶心、头痛、抑郁和酒醉症状。 超高浓度会导致意识迅速丧失。长期接触高浓度汽油蒸气可致癌。 存储和搬运易燃材料或溶剂时,特是在电气设备附近或焊接过程中,一三要严格遵守防火安全条例。 使用电气或焊接设备之前,要确保没有火灾隐患存在。 使用焊接或加热设备时,手边应备有适当的灭火器。注意:燃油严禁倒入下水道,否则有可能引起爆炸。溶剂: 常用溶剂包括丙酮、石油溶剂油、甲苯、二甲苯和三氯乙烷。用于材料的清洗和脱蜡,油漆、塑料、树脂、稀料等。其中有些为高度易燃或可燃。健康保护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和反复接触机油,特别是废旧发动机机油。 只要可能,穿戴防护衣具,包括抗渗手套。 切勿将沾有机油的布片放在衣袋里。 避免穿戴被油污染的衣服,特别是内衣裤和鞋袜。 开放的割伤和伤口应立即得到急救治疗。 每次工作前,涂抹隔离膏,有助于去除皮肤上的机油。 府嘀咏清洗,确的酶所有皮肤±的帏由(皮肤清洁剂和指甲刷会有帮助用含有羊毛脂的护肤霜补充皮肤上被清除的自然油脂。 切勿使用汽油、煤油、柴油、稀料或溶剂清洗皮肤。 如果皮肤出现异常,立即求医。 如果可能,搬运部件前,先清除部件上的油脂。粉尘: 粉末、粉尘或烟尘多半有刺性、有害或有毒。避免吸入来自粉状化工材料或干磨操作产生的粉尘。如果通风不足,应戴呼吸防护装置。 细微»尘属于可麒1,有爆炸危险。要避免达到爆炸极限并远离火源。切勿用压缩空气清除表面蝴物上的粉尘。石棉: 吸入石棉粉尘会导锄市损伤,有时可致癌。 石棉通常用于制造制动器和离合器衬片、变速器制动带和密封垫。 建议使用制动鼓清洗机、真空吸尘器或湿擦的方法清除粉尘。 石棉粉尘垃圾应该弄湿,装入密封容器并做标记,确保安全处置。 如果要在含石棉的材料上切害域钻孔,应将该零件弄湿并仅用手用工具或彳氐速动力工勖口工。ST/258/10/VF防冻剂: 防冻剂用于汽车冷却系统、制动器气压系统和风窗清洗液。冷却液防冻剂(乙二醇)型的舍燃气避效&入这遂气防锚何通过皮腆及收,引起中毒或伤害。防冻剂如果误食可能致命,应立即求医。 任I可与普通食品加工或自来水供应管路连接的冷却用或工业用水系统不许使用这类防冻剂产品。酸和碱: 这些酸碱包括苛性钠或硫酸,通常用于蓄电池和清洁材料,参见蓄电池酸液。 它们对皮肤、眼睛、鼻子及咽喉有W效性和腐蚀性,可引起烧伤,可穿透普通的防护8。 避免溅于皮肤、眼睛和衣服。穿戴恰当的抗渗防护围裙、手套和护目镜。 切勿吸入有害雾气。确保在发生泼溅事故时,能立即得到洗目gffi、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