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 资源ID:535805       资源大小:36.0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1.确定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2 .确定单桩承载力;3 .确定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4 .进行复合桩基荷载验算;5 .进行桩身和承台设计;6 .进行沉降计算;7 .确定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设计资料: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承台底面埋深为2.1m。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根据场地的土层特征和勘查数据,确定了桩基持力层、桩型和桩长。单桩承载力确定:通过计算,确定了单桩竖向承载力。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根据单桩承载力和建筑荷载,确定了桩数布置和承台设计方案。复合桩基荷载验算:进行了复合桩基荷载验算,确保了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桩身和承台设计:根据桩基的荷载情况,进行了桩身和承台的设计。沉降计算:进行了沉降计算,确保了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确定了基础的构造要求和施工要求,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预制桩的施工、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凝土预制桩的沉桩、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详细介绍了预制桩的施工、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凝土预制桩的沉桩、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次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建议。参考文献:列出了本次设计中所使用的参考文献。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考虑采用桩基础。经过地基勘查,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同时,根据工程情况,承台埋深为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mm×45mm,桩长为21.1m。为了确定单桩承载力,首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在本工程中,采用截面为450x45O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LOm,镶入承台0.1m,承台底部埋深2.Imo根据经验公式,可以估算出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其中,QSk为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Pk为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通过计算,得至UQUkI=I674.9KN和Quk2=2008.4KN0根据估算得到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可以确定桩数n和桩的布置。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还没有考虑群桩效应。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R,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力标准值QSk和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力标准值Qpk,以及桩侧阻力分项抗力系数ys和桩端阻力分项抗力系数p°使用经验参数法时,查表得到rs=rp=L65,计算得到Rl=1015.09KNo使用静力触探法时,查表得到rs=rp=1.60,计算得到R2=1255.25KNo最终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z=min(R1,R2)=1015.09KN。在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中,以轴线为例。对于轴线上的A柱,根据设计资料,Nmax=4239,Mmax=193KN.m,VmaX=75KN.m,柱的截面尺寸为600x600mm。按照轴力P和R粗估桩数口1为:nl=PR=4239101509=4.18,考虑弯矩M、基础及承台上士重以及承台底土分担荷载作用桩数,得到n=l.lnl=4.65根。由于nl>3,需要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先取桩数n=5根,桩的布置按梅花式排列,桩距Sa=(34)d=(34)x0.45=1.351.8m,取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为Id=0.45m。对于轴线上的D柱,根据设计资料,NmaxM159,MmaX=324KN.m,VmaX=79KN.m,柱的截面尺寸为600×600mmo按照轴力P和R粗估桩数nl为:nl=PR=41591015.09=4.10.考虑弯矩M、基础及承台上士重以及承台底土分担荷载作用桩数,得到n=l.lnl=4.515根。由于nl>3,需要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先取桩数n=5根,桩的布置按梅花式排列,桩距Sa=(34)d=(34)x0.45=1.351.8m,取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为Id=O.45m。桩承台布置图如下:对于轴线上的B、C柱,由于柱距近,需要设置复合桩基。根据设计资料,NmaX=8782KN,MmaX=593KN.m,VmaX=I65KN.m。B柱的截面尺寸为600x900mm。按照轴力P和R粗估桩数nl为:根据计算得到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后,确定了复合桩基的荷载验算。在此过程中,先取桩数n=10根,并按图5的布置排列确定了桩距Sa=(34)d=(34)x0.45=l.351.8m,取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为ld=0.45mo承台的布置如图所示。根据承台布置,按下式计算复合桩基:SQskPQPkPAcncckc其中,Qek表示桩基中相应于每一根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极限抗力标准值,可按地基规范中相应的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乘以2取值。同时,承台底土阻力阻群桩效应系数为c,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为ci,承台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为ce,承台土阻力分项抗力系数为Co对于A柱,由于Bcl=2.9/21=0.13840.20且Sad=1.35/0.45=3,查表8.16得到侧阻群桩效应系数为s=0.80,端阻群桩效应系数为p=1.64.查表8.17得到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为ci=0.11,承台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为ce=0.63根据承台的净面积,得到承台内区的净面积Ac,i=4.99m2,承台外区的净面积Ac,e=2.41m2.综合计算得到承载力特征值fk、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Ac、以及承台底土阻力分项抗力系数c,进而计算出QCk=I85kN。最终,根据上述参数,计算得到A柱的复合桩基的荷载验算结果。查表得到预制桩的单位重量为s=1.65,混凝土的单位重量为yc=L70.根据公式R=sQsks+pQpkp+cQckc=0.80×(1229.44(l.65×1.65)+(1.64×45(1.65×1.65)+(0.283×185/(1.7×1.7)=1069.67kN,计算出预制桩的承载力为1069.67kNo对于A柱,按中心荷载计算,得到N=F+G=1.0×(4239.1+1.2×20×2.1×2.92)=918.5kN254×1.00,满足要求。对于D柱,单桩承载力与A柱相同,且外荷载小于A柱,因此单桩受力验算符合要求。对于联合承台,首先计算出承台面积Ac=6.5x2.3-10×0.452=12.925m2,内边缘面积Ac,i=6.05×1.85-10×0.452=9.1675m2,外边缘面积Ac,e=0.225x65x2+0.225xL85x2=37575m2.根据表8.16,计算得到s=0.80,p=L64.根据表8.17,计算得到ci=0.11,e=0.63,再根据公式Qck=qckAcn=125×12.925/5=161.6kN,R=sQsks÷pQpkp+cQckc=0.80×(l229.44/(1.65×1.65)+(1.64×45(1.65×1.65)+(0.264×161.6(1.7×1.7)=1064.0kN,得到承台的承载力为1064.0kNo最后,对于桩基验算,按中心荷载计算,得到N=(FB+FC)÷G=l.0×(5444÷3338÷l.2×20×2.1×2.3×6.5)=8224.7kN>1069.67kN,不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设计桩基。1.0×941.0kN<1064.0kN4)按偏心荷载计算根据公式:N=×(FB÷FC+G×Mx×ymax+M-y×xmax)(ny×nx),其中:F_B、F_C为竖向荷载设计值,分别为5444kN和3338kN;G为地震作用系数,取0.2;M_x、M_y为偏心力矩设计值,分别为6279kNm和479kNm;x_maxy_max为桩的最大偏心距,分别为1.8m和2.8m;n_y、n_x为桩的受压边和受拉边的根数,分别为22和10.则N=(5444+3338+0.2×627.9×1.8×2.8+479×2.8)/(22×10)=1276.8kN<1064.0kN,满足要求。六、桩身和承台设计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_c=14.3MPa,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J=L43MPa,主筋采用4根16,强度设计值Ly=310MPao其余按结构图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要求。承台设计选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Lc=14.3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Lt=1.43MPao1、五柱承台A柱:1)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根据公式:F-l<ftumh;F-l=F-Qi;a=0.72;为冲跨比,=0.4750.7=0.679;h为承台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取h=0.7mo其中,Y为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Ll;F为作用于柱上的竖向荷载设计值,为4239.IkN;Q_i为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各基桩底的净反力设计值之和。则F.1=F-NJ=4239.1-4239.1/5=3391.28kN。由于a_ox=0.475>0.2h=0.14,所以取a_ox=0.475;b_c=h_c=0.6mo带入公式计算得:yF=l.lx339L28=3730.4kN;=0.72(+0.2)=0.819.根据公式可得:F-l<afLXXX,即3730.4kN<0.819×1.43MPa×2×0.475m×0.7m,满足要求。0.819(0.6÷0.475)+0.844(0.6÷0.475)oy(hc+aox)÷ox(bc+aoy)h=2(Fl)(ft)首先,我们需要将公式排版正确。然后,我们可以简化每个变量的名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更清晰的语言来描述公式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重写为:计算承台的厚度时,需要考虑到承台受到的竖向力和冲切力。竖向力由每个柱子对承台的贡献之和计算得出。冲切力由每个柱子对承台的冲切系数和跨度比的乘积计算得出。最终的承台厚度应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对于四柱承台,每个柱子对承台的冲切力需要计算。我们可以使用冲切系数和跨度比来计算每个柱子的贡献。最终,我们需要确保承台的厚度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在计算B柱的冲切力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对承台的竖向力和其他柱子的竖向力之和。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冲切系数和跨度比来计算B柱对承台的冲切力。最终,我们需要确保承台的厚度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根据计算,柱C的受力情况如下:C柱的受力为5444kN,高度为0.8m,横向受力分为两个方向,分别为OX和oy。其中,oxi的宽度为0.475m,高度为0.8m,所以a=0.475,满足a0.2h,因此取a=0.475,计算得至Uoxl=1.071.ox2的宽度为0.8m,高度为0.8m,所以a=0.8,满足a>h,因此取a=0.8.计算得到ox2=06oy的宽度为0.175m,高度为0.8m,所以a=0.175,满足a>0.2h,因此取a=0.175计算得到POy=I.718.C柱的宽度为0.6m,因此bc=0.6m0根据公式计算得到F2=6345kNo将BoX1、ox2>oy>be、aoy、aoxlaox2、aox3.aox4代入公式,得到Fl=3391.28kN°因此,C柱的F=5444kN,Fl=3391.28kN,F2=6345k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