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开展非本地户籍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通知.docx

    • 资源ID:502614       资源大小:16.8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开展非本地户籍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通知.docx

    关于开展3阱地户籍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让参加海宁建设与发展、生活陷入困境的非本地户籍人员与本地居民同等享受社会救助政策,实现“弱有众扶”均衡、可及与持续发展,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共享。确定在长安镇、袁花镇、马桥街道开展非本地户籍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试点区域的适用对象纳入社会救助的非本地户籍人员是指居住在试点区域且持有浙江省居住证,同时申请之日前连续6个月在海宁市缴纳社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累计缴满三年以上,因重大疾病或遭遇突发事件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海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财产符合海宁市最低生活保障(含支出型)认定条件的困难群众。二、认定条件1 ,收入核定。申请对象提出申请当月前6个月内的月均收入低于海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计算家庭总收入,再推算申请对象的人均收入。纳入收入计算范围的家庭成员是指配偶、持有浙江省居住证且在海宁居住满1年及以上的共同生活成员。收入可扣减申请人医疗费、供养费等支出)。供养费核算参照嘉兴市社会救助家庭供养费核算办法实施细则执行。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范围和家庭收入、刚性支出核算参照嘉兴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执行。2 .家庭财产核定。家庭货币财产、房产、机动车辆参照嘉兴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执行。三、申请程序1.申请。申请人向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通过“浙里办”“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申请。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救助申请。申请应提交浙江省社会救助申请表、浙江省居住证复印件及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3 .核查。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受理,并按照规定通过入户核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开展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刚性支出、财产状况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同时,向省级核对机构提出申请,由省级核对机构通过部省核查网络发起跨省核对,核对时限以出具核对报告为准。4 .审核。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初审意见,并在申请家庭所在居住地村(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提请市民政局审核。由市民政局提出审核确认意见,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确认同意,同时确定救助金额,发放确认通知书,并从作出确认同意决定之日下月起发放救助资金。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确认同意,并应当在作出决定3个工作日内,通过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四、动态管理1.非本地户籍困难对象救助有效期为一年,一年后自动终止。5 .救助对象应在每季末的10日内向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居住情况,连续3个月以上未报告或确已离开本市生活达3个月以上的,停止发放救助金。6 .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按规定动态复核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复核后家庭人口和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应根据核查情况报请市民政局办理救助金增发、减发、停发手续。加强信息核查和数据比对,避免跨区域重复领取救助资金等问题。7 .申请救助对象应当如实报告家庭信息及变化情况,自觉接受并配合社会救助经办部门和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调查核实。对不接受或不配合调查核实工作的家庭,不予救助;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并纳入社会征集系统。五、保障待遇非本地户籍困难对象救助资金参照海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城乡低保补助资金中列支。其他专项救助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现行专项救助的政策规定执行。六、工作要求各试点单位要重度重视,将非本地户籍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作为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的重要内容,按照通知确定的适用对象、认定条件、申请程序、动态管理等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生活困难的非本地户籍人员精准认定。各试点单位要对试点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进行总结,形成试点工作总结报市民政局。试点工作自2023年*月*日起施行,试点期限1年。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开展非本地户籍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通知.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