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单位GDP能耗如何测算.docx

    • 资源ID:494634       资源大小:53.6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单位GDP能耗如何测算.docx

    文书模板单位GDP能耗如何测算自“十一五”起,单位GDP能耗指标作为约束性指1示之一,连续被纳入我国"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核办法、目标体系、指标体系等相继建立,作为衡量和反映绿色发展以及能源革命进程的核心底旨标之一,单位GDP能耗指标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基本概念单位GDP能耗,全称为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EnergyConsumptionperUnitof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当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时,单位GDP能耗也称为万元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当具体描述到某个产业或行业时,则称为单位增加值能耗,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二、主要作用单位GDP能耗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单位GDP能耗是将能源消费总量除以GDP,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强度关系,即每创造一个单位的社会财富需要消费的能源数量。单位GDP能耗越大,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二)间接反映产业结构状况、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费构成和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内容。影响单位GDP能耗的因素众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状况、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费构成和利用效率等。(三)间接计算出社会节能量或能源超耗量。将上年单位GDP能耗与本年单位GDP能耗的差与本年GDP(可比价)相乘,可以算出本年的社会节能量或能源超耗量。当结果为正数时,表示本年比上年节能;结果为负数时,表示本年比上年多用了能源。(四)间接反映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效果。将本年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单位GDP能耗相除后,再乘以100,减去100,可以计算出单位GDP能耗本年比上年上升或下降程度(即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当结果为正数时,表示单位GDP能耗本年比上年上升;结果为负数时,表示单位GDP能耗本年比上年下降。不同国家(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差异,加上汇率等因素影响,使得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单位GDP能耗存在不可比性。因此,要审慎比较和正确看待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单位GDP能耗差异。三、计算方法单位GDP能耗由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计算而得。计算公式为: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万元)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地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一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产生的二次能源和同时产生的其他产品(见下图)。常用能源分类其中,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不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或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煤加工转换产出的洗煤、焦炭、煤气等,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等,由原煤或石油或天然气转换产出的电力、热力等。在核算能源消费总量过程中,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不能重复计算。化石能源是指由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动植物遗骸在地层下经过上万年的地质变化演变形成的能源,如原煤(由植物体转化)、原油和天然气(由动物体转化)等。非化石能源是指非原煤、原油、天然气等经长时间地质变化演变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类型以外的能源,如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环境为人类持续不断提供的有用能量的物质,其产生和使用具有持续不断或循环往复的自然特征,如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是指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等,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是指在消费过程对人类环境影响程度较小的能源,如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非清洁能源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和有损环境的液体、固体废弃物等,对人类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也称传统能源,是指目前在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已经多年被人类大规模开采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新能源,也称非常规能源,是指常规能源以外的,近年来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使用的其他各种形式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部分生物质能等。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一些新能源随着利用技术的成熟和开采成本的降低而多年被广泛使用,即应视为常规能源。能源消费总量主要分为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能源损失量三部分。其中,终端能源消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用于消费(而非用于加工转换产出其他能源)的各种能源之和;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地区)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与产出各种能源产品数量之和的差额;能源损失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能源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具体内容参照GDP相关指标解释)。为便于比较,在计算单位GDP能耗时,要使用不变价计算的GDPo四、示例下表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反映了十多年来我国产业行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能源技术、管理水平不断进步等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彰显了我国节能降耗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效。2005-201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及其降低率年份单包GDP耗(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就耗上升或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251.4020061.36-2.8271.294820061.2162291.164220101.13-3.0国内生产总值按2010年可比价格计算20100.8820110.86-2.120120.83-3.720130.79-3.820140.76-4.420150.725.3国内生产总值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20150.6320160.60-4.820170.58-3.520180.56-3.0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

    注意事项

    本文(单位GDP能耗如何测算.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