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达标实施方案范文.docx

    • 资源ID:48604       资源大小:16.3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达标实施方案范文.docx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达标实施方案范文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二、实施说明1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深层次整合)的途径方法,涉及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习为中心)”;二是要实施能有效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以问导学”,“三单导学”);三是要开发出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以便作为学生的认知探究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体验与内化工具。2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即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内化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能辅助教师的“教”,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学北三、实施目标1 .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达标领导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达标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达标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2 .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3 .科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4 .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5 .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6 .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科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7 .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8 .完善技术服务,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四、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教务处主任、副主任、教研处主任、副主任、年级组长、副组长、学校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年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五、达标对象全校所有学科一线科任教师(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六、时间为期一年。分文科组(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音美、信息技术)分层实施。七、实施步骤本次实施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员培训。内容民和县第二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达标规范。培训部门:教务处、教研处。第二阶段:校级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教研组长、年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同学科教师观摩。第三阶段:年级学科带头人达标。分文理(上述),校级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同学科教师观摩。第四阶段:教师全员达标。分年级、分文理组,年级学科带头人、年级备课组长、同学科教师观摩。八、实施要求1 .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力争完成一堂具有鲜明信息技术特征的优秀课例。2 .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提交课后反思一份。3 .授课过程实行全程录制,以供“微格式”教研和在教师中互相学习交流、借鉴提高,推广应用。4 .教师必须按照“课堂评价标准”要求,能独立操作使用多媒体设备完成从课件安装到讲课结束的全过程。5 .教案10份,讲课时提交评委参考。6 .各位评委要高度重视达标工作,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对授课教师公开、公平,公正评价,对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查实,按教学事故处理。九、表彰激励1 .在规定时间内达标的教师学校颁发达标证书,证书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2 .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个学科组选出3个优秀课例和3个优秀课件,颁发校级荣誉证书。3 .选出学校优质课例,建立资源库,随时抽样展示。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打分表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注:95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至95分之间。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达标实施方案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