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肺吸虫病例感想.ppt

    • 资源ID:465841       资源大小:998.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肺吸虫病例感想.ppt

    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形态形态鉴别特征鉴别特征n卵巢6叶n口腹吸盘大小相似n2个睾丸分支如指状生活史生活史 终宿主:人和多种肉食类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的黑背科和蜷科 中某些属的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和蝲蛄。致病致病 致病主要由童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和成虫定居或移行所引起。致病机制 1.后尾蚴穿过肠粘膜形成出血性或脓性窦道。2.童虫进入腹腔游走引起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3.虫体进入腹壁可致出血性或化脓性肌炎,在腹内停留发育可形成囊肿。4.侵入肝时,肝表面呈虫蚀样,虫体从肝穿过表面形成点状小孔。5.虫体在膈、脾等处穿行,也可形成点状出血。6.虫体进入肺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 (1)脓肿期: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2)囊肿期: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充满赤褐色果酱样液体。(3)纤维瘢痕期:由于虫体死亡或转移至他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除或吸收,囊内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急性期:轻者食欲不振、乏力、腹痛、腹泻等;重者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腹泻、咳嗽、气促、肝肿大并伴有荨麻疹。2.慢性期与分型:(1)胸肺型:最常见,以咳嗽、胸痛、咳出果酱 样或铁锈色血痰等为主要症状。(2)腹肝型:腹痛、腹泻、大便带血,肝损害或肝大。(3)皮下型:10%病例可出现皮下包块。(4)脑脊髓型:10%20%病例出现阵发性剧烈头痛、癔病发作、癫痫、瘫痪。(5)亚临床型:无明显症状。(6)其他类型 实验诊断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 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2.免疫学检查:ELISA3.X线、CT及MR 流行流行 分布:日本、朝鲜、俄罗斯、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及非洲、南美洲。在我国除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外,其余地区均有本病存在的报道。流行因素(1)传染源的存在 (2)中间宿主淡水螺的存在 (3)转续宿主的存在 (4)生吃或半生吃溪蟹、蝲蛄的习惯 防治防治n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n不饮生水n宣传教育n药物治疗吡喹酮微小膜壳绦虫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形态形态生活史生活史生活史生活史致病致病 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成虫头节上的小钩和体表微毛对宿主肠壁的机械损伤以及虫体的毒性分泌物所致。虫体附着部位肠粘膜发生坏死,有的形成溃疡。n人体感染数量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n严重者可出现胃肠和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烦躁、失眠。n有的还出现皮肤瘙痒和荨麻疹等过敏症状。n也有个别患者感染重却无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实验诊断 从患者粪便中查到虫卵或孕节为诊断的依据。水洗沉淀法或浮聚浓集法可增加检出率。流行流行 成世界性分布,以温带和热带地区较多见,我国感染率一般低于1%。流行因素: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通过 手口方式进入人体,在儿童聚 场所更易传播。防治防治n彻底治疗患者,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n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n注意环境卫生,消灭鼠类、蚤类n注意营养,提高个体抵抗力病例感想病例感想 肺吸虫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虫体在体腔内移行和寄生时,在早期可引起纤维素性或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多数肺吸虫患者伴乏力、盗汗,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这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其次,造成误诊医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胸腔积液最常见的是结核性胸膜炎,但 但也不能忽略少见病因,尤其是该患者反复抗结核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考虑其他病因,仔细询问有无生食蟹或蝲蛄史,对于肺吸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对病人的症状要足够重视,多方面考虑。患者咳痰带血丝,应该对痰液进行化验分析。多次抽取胸水也未对胸水化验。若能从痰或胸水中查到虫卵,则可诊断肺吸虫。作为医生,一定要谨慎、认真、细心,多方面考虑,及早做出明确诊断,给予合理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肺吸虫病例感想.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