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颌中切牙牙根内吸收病例报告专题分析.docx

    • 资源ID:457171       资源大小:45.1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颌中切牙牙根内吸收病例报告专题分析.docx

    上颌中切牙牙根内吸收病例报告牙根内吸收是指牙根内发生的进行性病理性吸收,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表现为膨出于根管的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影,有时是根管影像的整体性增宽,严重者可导致牙齿丧失。现通过1例上颌中切牙牙根内吸收病例的治疗,谈谈牙根内吸收患牙的治疗体会。1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2008-05-04就诊于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诉上前牙变色,影响美观,要求修复。患者约10年前上前牙外伤,当时无明显疼痛和松动,未予特殊处理,现该牙变色,影响美观。检查见右上中切牙牙体变色,呈灰褐色,近中切角小面积缺损,叩诊(一),松动(一),冷热测无反应,牙龈无红肿,根尖区无压痛不适;邻牙无明显牙体缺损和松动;咬合基本正常。X线片辅助检查示:右上中切牙牙根内吸收明显,根管内径大于根径的1/2,根尖孔敞开,根尖有阴影,牙根长度短于对侧同名牙(图la)o图Ia牙根内吸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确认以保留患牙为目的的治疗方案,行根管治疗。同时向其明确治疗长期效果欠佳,有需要拔除患牙的可能性,患者表示理解。治疗过程如下。(1)根管治疗及冠修复:开髓,拔髓,扩大根管,根管消毒后行Vitapex糊剂+牙胶充填;X线片示:糊剂充满根管达根尖,根充密实(图Ib)。观察1个月无不适,完成烤瓷冠修复。图Ib根充完成;(2)拔除患牙:完成根管治疗后约2.5年,患牙出现根尖区压痛、牙龈瘦管。X线片显示根充糊剂已吸收,根尖区根充物不够密实(图Ic)。去除原根充物,多次换药、消炎,重新根充。瘦管一直未闭,患者要求拔除。拔除后发现:牙根内吸收导致右上中切牙根管在根尖1/3的唇侧穿孔,牙胶超充(图Id)。由于X线片是二维成像,唇舌侧影像重叠,不能及时发现超充物,引起根尖刺激症状,瘦管不闭。图Ic根充物吸收;d拔除的患牙;(3)种植修复:拔牙后3个月行种植修复。全景片显示牙槽骨高度及种植空间基本正常(图Ie)。植入1颗3.3mm×10mm瑞±ITI种植体;由于唇侧根尖区骨质破坏,致根部种植体暴露约2mm,取舌侧骨板碎块充填,严密缝合。术后X线全景片显示植体位置、高度等均较理想(图If)。种植术后3个月行上部修复,全景片显示植体周围骨质致密,骨高度尚可(图Ig)。种植体愈合良好、稳固,袖口成形较好(图Ih)。完成种植义齿上部修复(图Ii)o随访:种植修复完成后患者对咀嚼效率和美观效果均较满意。现已完成种植修复3年余,修复体稳固,咀嚼效率高,牙龈形态良好,美观效果较好。图Ie种植术前全景片;f种植术后全景片;g种植上部修复前全景片;h牙龈袖口形态;i种植修复完成2讨论牙根内吸收是一种不常见的病症,表现为牙髓腔和根管周围的牙体硬组织吸收破坏。普遍认为,牙根内吸收与前期牙本质及成牙本质细胞层的破坏有关,进而造成牙本质细胞及矿化牙本质破坏,引起牙根内吸收。目前为止,造成牙根内吸收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外伤和慢性牙髓炎可能是主要病因,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因素。就本病例而言,十余年前的外伤可能是引起牙根内吸收的主要病因。结合病史、临床检查和X线片,牙根内吸收不难诊断。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锥形束CT(CBCT)已广泛应用于口腔领域。在牙根内吸收的诊断和治疗评估中,CBCT显示了其优越性和重要性。对于本例患者,如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采用CBCT检查,即可发现患牙唇侧根尖区的穿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管治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已确诊的牙根内吸收患牙应尽早治疗,及时控制感染,阻止病变发展,并通过药物刺激缺损硬组织修复再生。牙根内吸收的治疗通常采用热牙胶充填技术,如伴有穿孔,则治疗更为困难,可能需要根尖手术治疗。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可刺激修复缺损的牙齿硬组织,常用于治疗牙根内吸收,取得了较好的长期效果。牙根内吸收程度较轻或范围较小的病例,预后良好;如牙齿硬组织结构明显减弱,发生穿孔,则预后较差,可能需要拔除患牙。此外,牙根内吸收患牙完成根管治疗后还需进行长期、系统的追踪和随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总之,牙根内吸收主要依据影像检查确诊。对牙根内吸收患牙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认真读片,检查牙根的长度、厚度和根管内径,尽可能彻底去除根管内壁的腐质。若内吸收已造成根管壁穿通,一般建议以MTA行根管内封药治疗,刺激钙化组织形成,再行根管充填。同时建议选用抗生素或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作为根充材料,并保证充填严密,定期随访、复查根充情况。一旦发现根充物有吸收,应重新进行严密根充。

    注意事项

    本文(上颌中切牙牙根内吸收病例报告专题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