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油化设计说明.docx
设计最小竖曲线半径:路面设计荷载:防洪标准:地震烈度:道路净高:停车视距:设计年限:3.2平纵线形设计R凹2100米,R凸2100米公路-11级涵洞(25年一遇)地震烈度为6度4.5m15m8年项目设计起点位于松花村养猪场,止点位于恺之峰旅游区宾馆大门。本工程油化道路全长426.5m,公路现状宽度为56米,路基、路面、边沟及路缘均已成型,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平面按照现有公路线形进行设计,经现场踏勘,道路纵坡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高程参照现有路基高程进行控制。3.3横断面设计本项目路面油化设计宽度按原老路路面宽度设计,其横断面布置如下图。uew-*rsff!三mtwwij三w*1.0-2.02性JIfcew<*娈att*育防水W懒随SW*KM±ftN(««2<a)图4.31标准横断面布置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1基本资料(1)实测1:500地形图。(2)设计委托合同及其它相关资料。1.2设计规范(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9)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4号);(8)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二、概况三、公路油化3.1 技术标准农村公路5. 5m v=15kmh12. 0%0. 3%公路等级:路幅宽度:设计速度:设计最大纵坡:设计最小纵坡:2)性能表2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lh<800gm2T0752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RT<450gm1T0755稠度23cmT07513)施工技术要求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爱试验确定。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IO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3.5.2粘层、透层为使面层各沥青层间粘结良好,两层沥青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并在层间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选用快凝喷洒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0.30.6Lm)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7.1-2中所提技术要求。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其路面结构组合如下:沥青碎AC-13上面层厚40mm0.3-0.6L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沥青碎AC-16下面层厚50m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mm1.02.0Lm2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板缝铺设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宽0.5米)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铳刨2cm)3.5路面结构层设计3.5.1稀浆封层1)材料改性乳化沥青表1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L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5%T0655粘度C25,3(秒)12-6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气不小于60%T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40IoO40100T0604不小于205"Ccm不小于20T0605不小于53不小于53T0606石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C)0.Imn50-150T0604延度(15C)cm不小于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襄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定性(5d)%5T0655储存稳定性(Id)%1T0655注:本表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3.23. 5.3沥青碎面层(1)质量标准表5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压实度力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6%面层厚度设计值的-8%平整度标准差不大于2.5mm中线偏位÷30mm宽度÷30mm横坡±0.5“且不反坡弯沉值31.5(0.Olmn)海水系数(2)材料1)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中道路AH-70#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表6道路AH-70#沥青技术要求指标70#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d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l-1.5+LOT0604软化点(R&B)-C不小于46T060660X:动力粘度Pa.s不大于180T0620IOC延度Cm不小于20T0605151延度Cm不小于100T0605可铺筑。基层上设置稀浆封层时,透层油不能省略。气温低于IoC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梢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选用渗透性好的乳化沥青,用量为0.3O.6L11,本工程所采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表3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PCR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O653筛上残留物(Ll8mm筛),%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计E25110T062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S8-25T0621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UOOg,25。5s)0.1三40120T0604软化点,c不小于50T0606延度(5C)cm不小于20T060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定性(5d)%5T0655储存稳定性(Id)%1T0655注:本表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7.1-2表4透层油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PC-2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计E25I6T062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s820T0621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2020水洗法O.O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软石含量不大于%55(3)集料冲击值不大于%4228集料的破碎面积水小于%70(90)8(X90)注:本表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4)细集料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5)矿粉拟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6)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本说明中与现行规范、规程不同处,以现行规范及施工规程为准。(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表9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混合料类型AC-13AC-16筛孔(mm)通过率(%)31.526.519.010016.01009010013.29010076929.568-8560-80含蜡量(蒸镯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C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6g/cm3实测记录T0603TT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04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T0605残留延度(K)C)Cm不小于6T0605注:本表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2.1-2应用于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表7沥青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SBS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C,100g,5s)0.I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20T0604软化点(R&B),匕>60T0606运动粘度(135C),Pa.s3.0T0625T0619闪点CC)>230T0611贮存稳定性离析,18h软化点差(9)2.5T0661溶解度(%)299T0607旋转薄膜试验(163CX5h)质量损失%±1.0T0610针入度比25C%265T0604注:本表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3)粗集料本次设计采用花岗石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集料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表8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下层用集料表面层用集料集料质碎值不大于%303()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h353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g/cm32.452.45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4级空隙率(VV),%3.04.036T0708矿料间隙率(VMA),%17212.5T0708沥青饱和度(VFA),%75-8565-75T0708马歇尔残留稳定度.%285280T079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275T0729低温弯曲破坏应变,£25002000T0728击实次数.次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