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供电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371467       资源大小:26.4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供电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

    宁波供电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项目名称:电表起止度现场抄拍系统完成单位:国网浙江奉化市供电公司编制人:周永杰审核人:许耀杰批准人:张明达编制时间:2016年11月20日一、项目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的家用电器迅速增加,电冰箱、电磁炉、空调等各类高档家电纷纷进入农民家中,乡镇、农村配变用的电量在整个农配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乡镇、农村配变普遍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由于乡镇、农村单相负荷居多其开关的随意性,加上三相负荷分配不均匀,所以,乡镇、农村配变系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状况。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大大增加配电线路的压降和线损,不平衡度越大损耗越严重,同时还会影响配变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电压质量,严重时还会造成配变烧毁和居民电器烧毁。所以,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迫在眉睫。本项目针对农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开发了“三相负荷调节系统”。该系统以智能数据处理终端为基础,通过对各个电流检测模块反馈的不平衡度、电流和电压等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控制终端换相开关实现农配网三相负荷的智能调节。该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农配网三相负荷的智能调节,解决了农配网长期存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大大降低了农配网的线损、输配电设备的失效几率和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降低了人工调负荷带来的断电问题、人力成本和事故风险,从而提升客户与供电企业的关系达到双赢,实现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目的。二、项目投资及投入人力资源分析项目预算XXXX万元,实际支出XXXX万元,主要用于外委研发,全部用于满足项目研究需要,无其它经费补助。人员投入情况如下:排序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文化程度贡献1234567三、项目已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三相负荷调节系统”在宁波奉化吴墩1#台区投入使用2个月来,该台区中末端低电压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三相不平衡的从最大时的XX%降低到15%以内,实现了台区监控和调相的智能化管理,研制达到了预先的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已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下:3.1.1 减少农配网线损根据典型案例台区查询信息,在三相不平衡装置调整之前,三相电流分别为A项140.9A、B相103.8A、C相61.7A,零线68.6A,调相前的三相不平衡度为56%,调相之后A相电流106.2A,B相电流102.6A,C相电流97.2A,零线10.9A,调整之后不平衡度9%(满足国网对配网三相不平衡度的要求)。假设变压器的供电半径为600米,用电高峰期每天12小时,火线截面积为35mm2,假设零线电阻为火线的2倍,铜在30°C时的电阻率为0.0185Q.mm2m,电缆为纯电阻:则R=IpA=(600*0.0185)/35=0.32Q。1 )调整前台区每天线路损耗Qi=(l2u+l2v+l2w)RT+I2o2RT=43846.06RT=168kW.h则每年的损耗为:365QF61455kW.h,按民用电0.588元/kW.h计算,每年线损损失36134元。2)调整后台区每天线路损耗Qz=(l2u+l2v+l2w)RT+1202RT=(106.22+102.62+97.22)RT+10.92*2RT=31490.66RT=119.79kW.h则每年的损耗为:365Q2=43724kW.h,按民用电0.588元/kW.h计算,每年线损损失25710元。直接经济效益:()尸QH)2=10425元/年。3.1.2 台区监控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智能配电网监控管理系统的效益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配电设备管理上。比如设备检修,如果没有相应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所有设备按一定期限定期检修,其工作量巨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使设备检修的针对性更强。变故障修为状态修,变人工巡检为自动故障保修,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每年可以减少操作人员2人*40000二8万元;增强电力系统的免维护性。直接经济效益:4Q2=80000元/年通过对负荷的监控,合理分配负荷,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供电设备投资。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健康水平,延长使用寿命。假设每台变压器能够多运行一年,10台变压器一年的节省投入预计约5万元左右,平均每台每年节约0.5万元。直接经济效益:4Q3=5OOO元/年综上所述,该套系统在奉东供电所投入使用后,折合成年度经济效益约为:Q=Qi+Q2+Q3=95425元/年321提高用户用电质量3.2.1.1 调相前假设用户平均分布在距离变压器200米、400米、600米处,在三相不平衡装置调整之前,三相电流分别为A项140.9A、B相103.8A、C相61.7A,零线68.6A,则重载相电流和电压情况如下图1所示:141A141A94A47A220V205V195190V-TTTYIL1-I20Om40Om6p0m用户调相前台区存在的问题:1)变压器输出端到20Om用户处,重载相电流过流;2)重载相约50%用户电压偏低,低于国家220V单项电压下限198V;3)三相电流不平衡度56%,需要增加三相负荷调节设备。3.2.1.2 调相后A相电流106.2A,B相电流102.6A,C相电流97.2A,零线10.9A,此时重载相电流和电压情况如下图2所示:106.2A106.2A70.8A35.4A220V208.8V201.3197.6VIIXL200m40Om600m用户调相后,重载相无过流现象,配网末端电压197.6V已基本符合国电电网要求,三相电流不平衡度9%V15%,不需要增加三相负荷调节设备。3.2.2设备管理效益3.2.2.1 一级综合断路器A、以往台区零线断掉以后,往往会给线路一个巨大的电压冲击,造成大面积的电器设备烧坏,运用具有断零保护的一级综合断路器以后,当台区的零线断掉以后,自动跳闸,这样就保护了开关以下线路的电器设备的运行安全,大大减少了纠纷,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此技术的全面推广,进一步提高了我局的设备安全运行等级。B、具有远程分合闸功能,当台区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直观的反应到系统平台上,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远程操作,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让台区始终处于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减少了人工维护的成本。C、以前台区负控抄表,只能采集到台区总电流,不能很好的反应分支路的运行负荷情况,本次实施安装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全部具有远程采集功能,即可以把分支路的三相电流和漏电流采集上来,通过分析分支路的平衡,让线路的维护更有目的性和准确性。本次项目安装的自动换相保护器,不但具有二级保护器功能,同时具有上传线路电流、电压以及漏电流的功能,通过采集这些参数,可以让电工更为准确的查找定位线路的漏电情况,缩小了检修的范围,解决了以往总是无目的的检修的弊端,同时该开关具有自动和手动换相功能,供维护人员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四、项目推广应用前景及预计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该系统能有效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的农配网低电压问题,实现了农配网台区三相负荷的智能化管理,降低了线路损耗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农配网输配线路、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用户的用电质量。目前国内电力行业中尚无一款产品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适合在电力行业内推广应用。目前,我公司投资XX万元(包括研发费)试制了两台样品。批量生产预计成本可以控制在8万元/套。假设在宁波公司辖属38个供电所内推广使用,投资约为304万元,可以取得:年度经济效益约为:38*9.5425万元=362.615万元。同时该系统能大大改善农配网的电能质量和降低农配网设备的运行风险,它所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财务部门意见:财务部门盖章2016年11月XX日

    注意事项

    本文(供电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