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培养尊老敬老意识.docx

    • 资源ID:336563       资源大小:17.7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培养尊老敬老意识.docx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培养尊老敬老意识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名称:尊老与孟子的仁政思想一以齐桓晋文之事末段为例微课思政元素:提倡人伦价值,培养尊老敬老意识微课作品时长:14分钟使用教材:马工程版中国文学史;袁行露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教学目标:通过对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篇末段的讲解,结合对孟子“仁政”主张中关于经济、民生方面内容的介绍,着重分析孟子养老制度的构想,考察这一构想的制度、文化渊源和现实背景,进而对我国自三代以来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通过此次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尊老敬老的意识、认识到孝德的伦理价值,并在现实学习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2 .教学切入点: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篇末段本系讲述“制民之产”的主张,但全段所强调的更多是如何保障“五十者”“七十者”等“老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统治者最多使用的青壮年民力则并未特殊强调。为什么?3 .教学实施步骤(含时间分配):(1)自我介绍及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篇末段内容介绍。(2分钟)(2)孟子“制民之产”的政教主张简介(1分钟)(3)问题的提出,以及孟子此主张的内在逻辑依据和目的(3分钟)(4)孟子主张的文化制度背景一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简介(2分钟)(5)三代有此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的原因(2分钟)(6)孟子对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的传承与提升(2分钟)(7)孟子及三代敬老、孝德文化传统的启示(1分钟)4 .教学活动设计:(1)自我介绍(2)引入: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末段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制民之产”的重要政教主张,旨在说明: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一唯有如此,才能凝聚民力,为统治者所用。问题的提出:全段所强调的更多是如何保障“五十者”“七十者”等“老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统治者最多使用的青壮年民力则并未特殊强调。为什么?(3)孟子此主张的内在逻辑依据和目的首先,这是孟子一贯的政教主张。对此,孟子有自己的相关理论:孟子曰:(伯夷、太公)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离娄上)其次,按当时的养老礼制,老者因为身体衰弱,需要更高的物质条件保障:五十异粮,六十宿肉(宿肉在帐下,便于取食),七十贰膳(食有储备,不使缺);六十岁制(棺),七十时制(衣之难得者),八十月制(衣之易得者;)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礼记王制)因此,养老之礼的顺利践行,也就意味物质生活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4)孟子主张的文化制度背景一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及其原因孝道、敬老并非孟子或儒家首创,这是三代文化、尤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周代礼乐文明的一贯主张:1 .商:尚书盘庚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2 .春秋:葵丘会盟誓命辞中有“为所欲为不孝”“敬老兹(慈)幼二3 .战国:礼记的曲礼王制等篇对“养老之礼”也有详细记载。究其原因:1 .老人是弱势群体;2 .孝德是周“德”的重要内容:尚书康诰元恶大憨,好惟不孝不友。3 .老人多贤德而经验丰富,所以典籍中常将“尊老”与“敬贤”并论,也有“老成人”“耆艾”等说法: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诗经荡)(5)孟子对三代敬老思想和养老制度的传承与提升孟子将“养老”提升为仁政思想的重要举措:孟子尽心上: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6)启示:崇孝、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既是一种家庭美德,又是一种道德义务。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在理解道理的基础上,努力去践行它。这就需要:1.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父母老有所养;4 .推及社会,及人之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5 .教学总结: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培养尊老敬老意识.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