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域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

    • 资源ID:246586       资源大小:18.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域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

    水域救援安全注意事项(一)通则1、救援能力救灾人员应具备专业(救援、潜水)执照,熟悉各种水中挣脱技巧,万一被溺者拉进水中时,能顺利挣脱。另评估自身能力、体力是否足以应付当下情况。2、个人防护装备实施水域救援前应先检查各项救援装备,并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防寒衣、救援衣、头盔、手套、防滑(胶)鞋等。3、环境评估任何抢救作业前都应先评估环境【水流、水速、深浅、河床落差、水温、河道、涡流、回流区、扰流区、水混浊度、突石峭壁、暗礁、礁岩、风力(浪)、潮汐…等)】及施救地点是否安全稳固。4、气候因素评估天候与水情状况,兼顾现场天候突发变化,如雷击、风浪过大等情况,并考量搜救船艇、装备器材及人员技能等因素,必要时得停止搜救作业。5、暗礁区或航道现场若属暗礁区或水面船只进出繁忙之航道,经判断不适宜橡皮艇执行搜救任务,应要求权责单位进行船只管制作业或自行支援适合船艇并指派专人驾船协同消防人员执行搜救任务,下水地点应选择无暗流或流缓、浪小无海沟或水里坡度缓降,无障碍物容易上下岸处。6、岸际水域(海)(1)风浪影响安全岸际海域救援,需注意风力、风向、浪高及潮汐等天候因素,尤须注意突发之天候变化,以确保搜救人员安全。(2)艇搜与岸搜非暗礁区可执行船艇搜救,潜水搜救以岸际范围为原则。7、内陆水域(河、湖)(1)水流影响安全应先了解水源源头,是否有水库泄洪现象,并考虑水流速度。(2)救援确保救援时,依现场救援情形,必要时配合绳索架设并系上救援确保绳,配合岸上人员采取必要之防护措施,以维护人员安全。8、初期判断现场不见溺者时,应先询问有无目击之人及落水位置、时间,判断后由安全地方展开搜寻,如无法寻获则考虑出动潜水救援人员。9、陆上器具救援最安全之救溺方法尽可能采取陆上(岸边)且器具(竹竿、绳索、鱼雷浮标、救援圈、抛绳袋及绞绳机等)救援。尽量避免徒手展开救援行动,因徒手救援的危险性相当高,当待救者溺水时的挣扎行为对救者来说危险性大增,欲成功徒手救援必须要有很好的体能与智慧以及精良的技术,否则不得轻易贸然实施。10、游泳救援(1)评估下水点进行环境评估作业,先察看从何处下水较快、较安全,及从何处将溺者带上岸较容易,应先预做判断后,再下水抢救。(2)避免逆游在溺者平行或上游处下水时为佳,避免需逆游而上,方能靠近溺者救援。(3)2人以上下水应2人以上下水救援为妥,必要时可穿戴蛙鞋协助游泳及救援带人。(4)器材救援可配合使用救援圈、鱼雷浮标等器材使用,效果较好也比较安全。(5)溺者挣扎以抬头捷方式游到溺者旁,眼睛必须注视溺者状况,勿靠溺者太近或直接正面接近溺者,避免被挣扎之待救者抓住;应由后方接近,拖带上岸。(6)岸上确保人员游泳救援是非常危险的,除救者外,岸上其余人员应随时准备适时因应支援。(二)常用各种水上救援器材1、救援圈(1)将救援圈系上浮水绳。(2)迅速向落水人员抛出救援圈,救援圈应抛向落水人之上风处,无风则直接将救援圈尽量抛近落水之人。(3)若抛往地点距离溺者太远,则考虑收回重新抛出。2、浮水编织绳(1)使用时应保持浮水绳本身顺畅,勿打结,俾于救灾时快速使用。(2)浮水绳为水上救援专用绳,勿将其应用于陆上救援等其他用途。3、抛绳枪(筒)(1)灌充气瓶前须注意保险开关是否己经关闭,检查接头内O型环,并确认接头已经固定。(2)充气时压力不可超过其规定压力,灌气完之后须将高压管内空气泄压后才能拆除。(3)发射绳枪(筒)时绳索应放在斜前方,并不可靠自己太近,以避免发射时绳索勾到。(4)发射时须抵紧枪(筒)身,保持自身稳固以减缓发射时后座力之冲击。(5)发射时勿直接朝受困者发射。(6)抛绳枪(筒)口绝对不可以对着人,以避免误射意外。(7)抛绳枪(筒)必须谨慎保养维修,以防止使用意外发生。4、鱼雷浮标游泳救援可配合使用鱼雷浮标,效果较好也较安全。5、抛绳袋(1)取出抛绳袋后,用手抓住一端之绳索圈,切忌将绳子缠绕手腕或固定在身上,避免救援时被连带拉走。(2)救者应将重心放低,或将脚抵住树木或大石,以增加稳定性,避免瞬间拉力。6、救援衣(1)调整腰部两侧之束带,松紧尽量适中避免人员掉落水中滑脱。(2)将臀部后方两条束带绕过跨下与腹部下方块扣结合后调整松紧度,松紧程度尽量适中避免人员掉落水中于头部滑脱。(3)使用前应检查救援衣有无破损,束带有无断裂。7、急流救援衣(1)调整腰部两侧之束带,松紧尽量适中避免人员掉落水中滑脱。(2)使用前应检查救援衣有无破损,束带有无断裂,勾环是否堪用。8、干式防寒衣(1)干式防寒衣一般为套量制作,为维持其功能,由配发人员使用为原则。(2)使用前应检查整体有无破损,各管线连结及周边部件是否缺损,着装完成后应进行充气排气装置测试以确认运作正常。(3)穿上干式防寒衣欲下水前,应仔细检查各部件就定位。(4)使用干式防寒衣需经过专业的训练,未经训练不建议使用。(三)潜水救援1、热身运动入水前应先做热身运动,且不得强行潜入超过体能所能负荷之深度。2、潜水环境评估(1)气象、环境及水情信息汇整,征询在地人的海、水域信息。(2)浮潜或鱼探机探勘事故点水深,水浊时应以各种器材预先探测状况。(3)潜水救溺现场如条件太差,可视情况运用搜救网或钩等器材实施搜寻。(4)落水点定标及选择适当的潜水点。3、拟订潜水计划确立通信连络方式,划定潜水搜索区域,选择搜索方式,潜水任务分配,突发状况警示及潜水时间设定。4、装备检查(1)气量:符合标准以上,听有无漏气声。(2)试呼吸:主、备二级头吸气测试,呼吸3口气,并观看压力表是否正常。(3)头、手套:戴上头套、手套并检查穿戴是否完整。(4)BCD:充气3下并同时观看压力表,确认充排气阀是否正常,下水前BCD需先充气。(5)检视管线:确认所有管线有无缠绕。(6)检查配件:确认潜水刀、剪、照明灯位置。(7)配重带:潜水员确认能以右手快速卸除,配重带多余部位留有一定以上之长度,以防松脱。(8)着鞋、镜:穿上蛙鞋防止人员在湿滑的岩间活动时,避免滑倒意外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脸型的面镜。5、设立潜水旗(球)潜水区域应浮立潜水旗(球),告知过往船只此旗下方有潜水人员。6、潜水搜救(1)应组成搜救小组,以4至5人编成1组为宜,不可单人冒然进行。同时着装入水,并同时上岸,如遭遇危害不可慌张出水,应彼此照应确保本身及同伴安全,以防造成伤害。(2)水中注意本身适压情形,下潜过程中,要尽早且经常平衡压力随时检查压力表及深度表。(3)不得急速下降或上升,上升时手向上伸,同时眼睛向上看。(4)潜入水中应避免被物品勾、卡住,防尖锐物品(铁条、玻璃碎片)割伤。(5)岸(船)上预留辅助安全确保人员,潜水人员并系上确保绳索,以便与岸(船)上人员保持联系。7、备援潜水员确认备援潜水员待命完成,潜水进行前应确认预备潜水员已在岸上或船上预备紧急时之救助。五、水域救援于消防救援勤务中乃是一项相当危险的任务,整体救援行动中应以自身安全为首要考量,其次是救援行动同仁,再者才为溺者之安全,所有救灾人员执行勤务时,除具备良好救援技能及对水域特性的了解外,应依据所学的各项技术与能力,从容不迫、循序渐进,于执行救灾方能有计划、效率、安全的达成任务。

    注意事项

    本文(水域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