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乳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附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docx

    • 资源ID:216205       资源大小:27.9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乳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附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docx

    初乳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初乳作为口腔护理液给使用呼吸机的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其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7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应用0.9%NaCl溶液行口腔护理,实验组应用初乳行口腔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新生儿气管插管后口咽、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和VA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口咽、气管内分泌物的致病微生物培养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初乳对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时间及整个住院治疗时间。【关键词】初乳;口腔护理;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重要类型,其中MV<4天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天者为晚发性VAPUJo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lCU)的患儿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口、鼻对细菌的屏障作用,增加了VAP的发生率,导致机械通气的时间长和患儿病死率增加,因此口腔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常用的口腔护理液有0.02%的吠喃西林、0.9%NaCl溶液、2%-3%硼酸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洗必泰等2。初乳中的蛋白质大多数为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G、IgA、IgM,它能够形成抗体,与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等抗体结合,保护其免受病原侵袭。初乳口腔涂抹可以作为一个营养喂养的补充和潜在免疫治疗3。因此本次研究中,将初乳作为口腔护理液对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lCU)住院的7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48h以上;气管插管前未发生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禁食、禁饮患儿;排除气管插管前已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对照组29例:男15例,女14例;胎龄3242周,平均(36.5±2.8)周;出生体重2.1-4.2kg,平均(2.6±0.7)kg0观察组29例:男14例、女15例;胎龄3341周,平均(36.1±2.7)周;出生体重2.04.1kg,平均(2.3±0.8)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01.2 方法:两组患儿上机前、上机后48h96h后均进行常规拍X片。上机前培养口咽分泌物,上机后lh、48h96h、)96h分别进行口咽和气管内分泌物培养。1.2.1 实验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本次对照组新生儿均选用0.9%NaCl溶液行口腔护理。1.2.2 试验组用初乳作为口腔护理液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Q4h),口腔护理前必要时进行呼吸道清理。具体操作步骤:(1)护理人员洗净曼手;(2)准备收集好的合格初乳放在38°C-40°C的恒温水浴箱内复温;(3)准备无菌棉签,并放置于复温后的初乳中;(4)洗手,戴手套;(5)用蘸取初乳的棉签进行口腔护理,直至口腔清洁为止。一根棉签只用一次,每次约蘸取0.2ml初乳。1.3 观察指标:生儿气管插管后口咽、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VAP发生率的差异,VAP诊断标准:使用呼吸机48小时之后,出现发热,气管分泌物培养可见细菌或者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菌;与机械通气前相比胸片出现肺叶浸润阴影和显示新的炎症病变;白细胞计数超过IOXlo9/L或低于4xlO9L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实验组VAP发生率5.12%、机械通气时间(91.96±13.69)h、NlCU治疗时间11(10-13)d、住院时间(13.28±2.14)d、口咽部致病菌检出率12.82%、气管内致病菌检出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初乳是指产后七日以内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稠、量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较少,有大量的分型IgA和吞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这有助于增进新生儿呼吸道及消化道防御病菌侵入的能力。所以本次研究中,选择母乳中最有优势的初乳作为口腔护理液,使用无菌棉签蘸取母乳,整个操作过程安全,新生儿耐受无不适,能有效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应用安全、可行、经济,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王吉军,周培花.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良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4,7(6):718719.王丽征,肖燕青,彭小兰,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25):2606-2608.王琪,张先红.初乳口腔涂抹对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12(24):24-26.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综述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初乳免疫作用、初乳免疫疗法及其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结果初乳免疫疗法可有效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及完全经喂养的时间,减少胃潴留的发生,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率。结论初乳免疫疗法可以填补早产儿无法经口喂养时的营养需求及免疫支持,减少胃潴留的发生率,提高喂养成效和效率。【关键词】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随着NlCU救治技术的不断成熟,极低出生体重儿以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这些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尤其重要。但早产儿的喂养问题,尤其是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大大降低了早产的存活率,延长了住院时间。有报道胎龄32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2%,>32周且<34周胎龄的早产儿发生率为37.5%,胎龄34周早产儿发生率10.7%l0金俊霞等对231例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喂养不耐受例数为99例,发生率为42.9%,胎龄W28周发生率为65.3%。喂养不耐受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很高,且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了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寻求提高早常儿喂养耐受的方法尤为重要。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通过初乳的免疫作用,促进喂养进程,减少喂养中断次数,从而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喂养不耐受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喂养不耐受(feedingintolerance)是指新生儿开始喂养后因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喂养计划中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诊断标准为3:(1)呕吐次数N3次/天;(2)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2;(3)奶量不增加或减少,持续3天以上;(4)24小时腹围增加1.5cm,同时伴或不伴有肠型;(5)胃内咖啡色样物并排除咽下母血;或大便潜血阳性。(6)第二周末喂养量8mlkg,出现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喂养不耐受。2013年国外FanarO4提出新的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无法消化食物,鼻饲下胃内潴留量超过喂入量,腹胀、呕吐或两者兼有,从而改变原来的喂养计划。2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2.1 内部原因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导致胃动力不足,胎龄31周的早产儿移动性运动复合波(MMC)呈低幅而无规律的收缩,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同时早产儿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不全以及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不足,容易引发感染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研究表明5,早产儿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有害菌的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缺失可能导致肠道定植抗力降低,消弱了早产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早产儿FI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2.2 外部原因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外部原因可能与围生期因素、环境影响、药物应用以及喂养方式及喂养时间等有关。罗红志对278例胎龄小于37周同时体重小于250Og的早产儿进行高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窘迫史、出生时窒息史、围生期感染、开奶时间长为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6。2.3 免疫疗法的研究现状3.1 初乳免疫疗法的概念2009年NARodriguez等,率先提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raIimmunetherapy,OIT)的概念,指将极少量的初乳(通常0.2mL)用无菌棉签或口腔涂抹器涂抹于患儿的口腔两侧颊部,通过口腔黏膜吸收达到免疫效果,适用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2015年我国张玉玲等网报道使用母乳对呼吸机患儿进行口腔护理达到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说明初乳免疫疗法也适用于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3.2 初乳免疫疗法的作用机制初乳,母体的“液体黄金”,含有13种生长因子、68种细胞因子、超过200种的寡聚糖、415种蛋白质以及700多种微生物。初乳中丰富的微生物,与其他免疫活性成分共同协调促进新生儿和婴儿的肠道发育、免疫功能的启动与成熟19o国外研究,报道了口咽给予初乳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护机制及相关的循证依据,即口咽途径应用初乳与黏膜相关组织包括口咽相关淋巴组织(OFAET)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相互接触作用,促进免疫活性,预防感染,并提出鼻饲途径应用初乳不能接触到OFAET。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经口腔给予,不仅可刺激新生儿产生吞咽动作,同时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降低了有效物质在胃肠道内的破坏与分解。3.3 初乳免疫疗法的操作方法2013年seigelJK等对76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48小时内通过口咽途径给予初乳,使用1mL注射器抽吸0.2mL初乳,沿着左右面颊内侧黏膜朝口咽各滴SlmL初乳(滴注时间至少持续2min),频率为每4h滴注初乳1次,共5d。2015年RodrigUeZNAU0在其对照试验研究中,同样使用ImL注射器进行,在初始治疗期频次为每2h/次,持续48h后变为每3h/次,直到矫正胎龄32周。我国陈利芬等在产后24h内开始,取亲母初乳0.2mL,用棉签蘸取并擦拭舌、牙龈、颊黏膜,每3h次,持续2周。季福婷等采用1mL注射器抽吸0.2mL初乳,对实验组患儿在获得初乳后立即开始口腔滴注,1次4h,至少2min次,持续7d0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1mL无菌注射器抽吸或棉签蘸取初乳,使用开始时间、治疗频次及持续时间尚无统一标准,但均主张尽早干预,国内大部分均在24小时内进行干预。3.4 初乳免疫疗法的研究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016年我国季福婷等研究认为即便是在母婴分离的情况下,对国内NICU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初乳口腔涂抹,实施过程中患儿没有出现明显的窒息、心率增快(>200次/分)或其他副反应,说明初乳初乳口腔涂抹在国内也是安全、切实可行的。2017年RUthSnyder等确认了极地出生体重儿应用初乳免疫疗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85名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应用初乳免疫疗法期间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低血压,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3.5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3.5.1 推进早产儿肠内营养进程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以使初乳中的细胞因子与口咽部相关淋巴组织相互作用,可促进消化道的成熟,推进肠内喂养进程。2011年RodriguezNA等在研究中证实通过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SeigeIJK等,研究发现,对研究对象均为25周的早产儿进行初乳免疫疗法,发现观察组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更早,优势更明显,这项研究说明出生胎龄和体重越小进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带来的胃肠道优势越

    注意事项

    本文(初乳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附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